243 盐事军需千头万绪 兵政庶务泾渭分明(2/2)
从那些侍卫的言语中,五皇子知道了这位青和郡君的作为。以前,这些侍卫大多不愿意出任北地将领,不能出击,只能固守,憋屈不说,还不能出头,甚至还要背负不是。如今,很多侍卫都想去北地,因为那里不再是一片死地,而是他们建功立业的绝佳之地。其中,就以太子妃的哥哥刘奎光为例,原本他也不过是个小小的侍卫,因为与家人不和,加上又得罪了人,几乎是被发配到了边疆做守备。可是如今,人家也是朝廷的得力大将了。这位刘奎光,五皇子也曾经见过,武力不是很出众,在宫里的时候,也很是沉默寡言,一个很不起眼的人,他能够出头人地,还不是借了璐国公和英国公的巧妙安排?
五皇子心里千思百转,贾母看着不出声的五皇子,心里忐忑难安。这位五殿下突然来访,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贾母只得小心翼翼地道:“臣妾见过五殿下,五殿下能够驾临我们荣国府,老****实在是惶恐。不知道五殿下此番来是……”
五皇子这才回过神来,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上次在青和的庄子上的时候,本宫得了青和送的一坛子腌渍的海蟹,实在是美味,就连母妃也是喜欢得紧,只是这数目实在是少,孤用得不过瘾,所以厚着脸皮,来问问青和还有没有。”
贾母一愣,什么好东西,这二丫头居然不曾拿回来让自己品尝?
贾瑾在下面磕了个头,道:“回五殿下,那海蟹是前番刚送到京师的,殿下到访臣女的庄子的那一天,正是臣女拿到这盐津海蟹的第三天。因为这东西也是下面的庄子上第一次送,所以数量不是很多,圣上那里四坛,诸位殿下每位两坛,诸位相国大人那里每位一坛,臣女手里已经没有了。”
五皇子道:“这等好东西,你的庄子上怎么没有继续送呢?”
贾瑾道:“回五殿下,这些海蟹是从山东那边运来的,路途遥远,多有不便。臣女虽然已经派人送信去了。不过,即便下面再送来,也要下个月才能到京里呢。”
五皇子道:“说起来,青和,你手里的好东西还真是不少呢。不说别的,上次在你的庄子上,我真是大开眼界。不说这海蟹,还有那葡萄酒,虽然味道与西洋进贡的葡萄酒不大一样,可是也差不离了。还有那印书作坊,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壮观的书山呢。”
贾瑾道:“五殿下,您太抬举臣女了,这都是下面的人的努力,与臣女不大相干呢。”
五皇子道:“青和,你太谦虚了。京里的世家不知凡几,可是开印书作坊,又办得风生水起的,有多少个?除了宫里的造办处,也只有你那里有这么壮观的书山了。不要说我,就是当时在场的父皇和太子殿下都叹为观止,还有那几位大人,那个不是惊呆了?对了,青和,那么多的书,你是准备做什么的?居然堆了几个院子?”
贾瑾道:“会五殿下,那是臣女准备着在京里置办的藏和九堡那里的书院使唤的。”
五皇子道:“藏?青和,我还记得呢,据说你从几年前就开始准备了,如今也有三座投入使用了吧?”
贾瑾道:“回五殿下,是的。”
五皇子道:“你在国子监附近的藏开业的时候,我曾经去看过,还真是壮观。那些排队的读书人几乎有一里长。青和,那么大的藏,想必花了你不少力气吧?我记得那里原本是前山南西道节度使的宅子,光那所宅院,就有很多人喜欢得紧呢。你是怎么让那位小王大人让步割爱的呢?”
贾瑾道:“回五殿下,臣女只是在父亲的陪同下雨小王大人说了一番话而已。小王大人忠君爱国,又喜欢提拔后进,正因为有小王大人的支持,那处藏才会那么顺利地修建起来。而且小王大人还为藏留下了墨宝,就在藏第二层的大堂,若是殿下有兴趣,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