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盐事军需千头万绪 兵政庶务泾渭分明(2/2)
林黛玉也陷入了自怨自艾之中,此时的她分外想回家。
就这样,贾瑾和林黛玉二人再次进了宫。
五皇子拜访荣国府的事情,宫里的人早就知道了,虽然以昭仪为首的就=九夫人不能进出太后的慈宁宫,可是皇后娘娘、容贵妃和几位主位妃子都已经在太后娘娘跟前等候了。
说是几位妃子,其实四妃之首的贤妃早就故去多年,她的两个儿子,大皇子和三皇子也早早地出宫分府了。德妃虽然健在,可是她的儿子生一个死一个,连序齿都没来得及,唯一的公主出嫁没多久,也殇了,在宫里,除了圣上的宠爱,她什么都没有。郭淑妃,虽然只有一个女儿,可是她年轻貌美,又跟太后娘娘的娘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背后又站着天下鼎鼎有名的扬州盐商总会会长大人,出手打赏又是最大方的,可以说,她的日子是四妃之中过得最好的。
最后这位,就是五皇子的生母,宜妃。宜妃与淑妃是死对头,两人还待字闺中的时候,就喜欢争个高低,从衣裳的华丽到首饰的精美,从闺房的摆设到庭院的布置,从教养嬷嬷的身份能耐到侍女的相貌品格,只有想不到,没有比不到的。等二人年纪稍长,又同时进了宫,两人又开始争地位、争宠爱,争孩子,虽然宜妃有皇子,可是郭淑妃的女儿八公主却很得圣心,两人又先后晋了妃位。可以说,两人一直是旗鼓相当的。
这次也是,两人几乎同时发现了圣上对青和郡君的重视,只是之前郭淑妃仗着八公主是个女儿,让女儿跟贾瑾往来交际,占了很大的便宜。而五皇子已经成婚,并离开了宫廷,所以,宜妃只能望体顺堂而兴叹。这次,五皇子正妃故去,宜妃马上就跟儿子说了这位青和郡君的事情。
五皇子也觉得,有这么个得宠的正室,对自己的将来也好。所以,才想办法接近贾瑾的。
宜妃和五皇子的打算,宫里的人看得真真的。太后是怎么想的且不说,皇后和容贵妃在心里可没少笑话宜妃的胆子也太肥了,圣上的人都敢动。而郭淑妃也不是个善茬儿,她虽然看着糊涂,其实是个很会揣摩皇帝心思的女人,也惯会装模作样、博取皇帝的怜爱的女人。
所以,等贾瑾林黛玉给行过礼之后,郭淑妃就第一个开口了:“青和、清苑,你们可来了,小八念叨你们好几天了,前几天,我还听小十一和小十二说起,没了你们,总觉得少了什么似的。”
贾瑾行了一礼,道:“淑妃娘娘,臣女出身微薄,哪里当得起公主们这样抬举我们?”
郭淑妃笑道:“这有什么的。不是我这个做娘的心疼女儿,我的小八天生就一个小大人,很少会跟人聊天聊得那么投入。宫里来来往往的姑娘也不少,她也就跟你走得近一些。你们也不要跟我客气,想要什么就直说好了。”
虽然是客气话,贾瑾和林黛玉还是谢过了郭淑妃的好意。
虽然皇后才是执掌宫务的那个人,十公主也跟贾瑾林黛玉相处的不错,但是,就是因为皇后娘娘是皇后,所以很多事情都必须照着规矩来,反而不能跟郭淑妃那样如意。
但是有人看不过郭淑妃的嚣张,她开口道:“淑妃姐姐,您这话说的可就不是了。这宫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可都是皇后娘娘管着,您这样说,可不大好吧?”
郭淑妃道:“宜妃妹妹,难道我说错的了什么不曾?皇后娘娘打理着这宫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就是再周全,也难免会有些劳累。小八又是个闷葫芦,有了事情,也是放在心里。我这个做娘的自然要多操一点心。而且,我们小八的那点点事情,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些小女儿的小心事,哪里用得着麻烦皇后娘娘?”
宜妃一愣,看看皇后,又看看容贵妃,又道:“看姐姐说的,我不比姐姐好福气,八公主是个省心又孝顺的,有事也是自己想办法解决。我那个皮小子啊,可让**心得不得了。”
德妃在边上道:“宜妃妹妹说什么呢。小五哪里不好了,让妹妹这般发愁?”
“德妃姐姐,您不知道呀,我的小五从小就是个爱调皮捣蛋的,每次都会惹下不小的动静。以前,为了他读书的事情,我就没少操心,不说别的,就是他的伴读就换了还几个。”宜妃道,“这次也是,他跟着我娘家表姐的儿子北静王出去打猎,回来居然不马上回宫,反而去了青和家,倒是把荣国府的老太君给吓得不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