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节(1/2)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百六十七节
“皇家公主自幼由宫廷委派的一等一的嬷嬷们教导,国家大事由圣上主持、各位大臣们辅佐,似这等关系民生之事,自有朝中重臣们时刻注意,何人胆敢私下在公主耳边括噪?”
太后的怒火很快被各大家族知道了,同时,随着太后一声令下,贾瑾不得不随着宫使进宫,背景,则是邢夫人担心的眼睛和王夫人有些幸灾乐祸的脸。贾母的眼光却有些意味深长,她的年纪虽然大了,也不管事情了,可是并不是说,她就是个糊涂虫。若是太后真的厌恶了贾瑾、真的要处决了她,只要三尺白绫就可以,完全不需要派人将贾瑾接进去。贾母多年的经验告诉她,贾瑾不是那么容易任人摆布的。
为了不彻底激怒贾瑾,贾母甚至还开口,拦住了王夫人的话头,不许她说风凉话。而贾瑾,则匆匆换了衣服,告别家中长辈们,上了宫车,进宫去了。
在宫车上,缕缕阳光穿过宫车的格子窗,透过那薄薄的飞扬的窗纱,在贾瑾的脸上留下斑驳的身影,使得贾瑾的脸更加捉摸不透。
贾瑾从来宣旨的小太监口中得到了太后娘娘生气的原因之后,便在心中打腹稿。无论太后娘娘要对她做什么,其实不会对她造成什么威胁。就算太后娘娘态度强硬,可是贾瑾事前已经与皇帝打好关节,就算是在太后娘娘跟前落了脸,也不会对自己又多少实质性的伤害。
抱着这样的想法,贾瑾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不过,这次进宫,贾瑾却没能在第一时间去见太后,反而先到了福宁殿。
皇帝看见贾瑾到来,非常高兴:“青和,你可算是来了。快过来,下面有消息了,今年的春耕不会误了,而且,各地百姓如今都已经补种了秧苗,一切顺利,又处理得当的话,今年将会是一个丰收年呢。”
贾瑾依礼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之后,方才道:“那臣女在此先贺喜圣上了。”
皇帝道:“好了好了,免,你先起来,看看这个。”
贾瑾起身,躬身上前,双手高举过眉,接过皇帝手里的文件。这是一份来自京畿某位密探之手,说的是长乐县这个地方,春雪之中的受灾情况,其治下各乡各村田地作物受损情况,当地官员采取措施的具体时间与具体措施,还有出手救济乡邻的士绅人家名单。文件副本之中,还记录了这次由公主们牵头的、平价为百姓们提供种子粮的实际情况,甚至还用了流水账的方式,记录了种子粮销售之中的大小事情,包括百姓们最初的疯抢种子粮以致于不得不借调当地驻军一事。文件最后,还罗列了此番新设立的店铺、每家店铺的组成和人员(密探则特别标注出来)、店铺的位置规模,等等相关信息。
贾瑾看完这份文件以后,却没有出声,而是闭眼在静思。皇帝的心情显然很不错,没有催促贾瑾,而是自己拿着折子慢慢看。等贾瑾睁开眼之后,才指指边上那张小桌子上码的整整齐齐的折子道:“那些,你也尽快看完。此外,这块玉佩你也拿着,以防万一。”
贾瑾再次拜谢。贾瑾不知道,她收下的那枚玉佩,便是传说中的密探总领的信物。皇帝也没有说。皇帝对贾瑾的潜力很好奇,他想看看贾瑾最后能走到哪一步。
不过,贾瑾此时的心思,已经完全转到盐政上去了,而伴随着平价种子粮的销售而设立的店铺,则是未来盐政统销法的重要基石。贾瑾不是经营店铺,或者说是零售行业的熟手,她也只能花费更多的心力,反复推算其中的得失。
此时,趴在小小的桌案上写写画画的贾瑾的脑子中却闪过了前世那些财大气粗、养了无数贪官污吏、也成就了无数名人与企业家的国企来。贾瑾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旦想到什么,是绝对会推敲一番的。很快,她就丢下了手里的文件,专心推敲起国企的利弊来了。这次新设的铺子,虽然是那些密探们张罗的,可是多多少少也带有一些国企的影子。贾瑾必须将其中的一切都分析推敲一遍,才可以继续下去。至少,不能像有些国企一样,拿着国家的钱,胡乱糟蹋,这些铺子必须先养活自己。
一面要深度思考后世国企的成长史,一面要注意,不能在纸张上留下不对劲的地方。贾瑾很快就陷入了自己的思维。
这里是福宁殿,是皇帝的书房,也是内阁议政所在。往来的诸位丞相也知道青和郡君一直为皇帝出谋划策一事。可是像如今,只是隔着薄薄的纱质帐幔,就可以看见这位闻名遐迩的青和郡君,让诸位丞相是囧囧有神。之前,皇帝也曾经宣召过青和郡君问话,不过,那是为了了解百姓民生,而如今,这位青和郡君却明显地在翻看文件奏折……
各位大人表示接受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