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生丧冥婚再结连理 亲农采桑又祈丰年(1/2)
收费章节(20点)
366生丧冥婚再结连理 亲农采桑又祈丰年
如今邢岫烟一人住在空中花园边上的小楼里面,偌大的一个院子,六座小楼,如今也只住了她一个,寂寞也是难免的。
贾瑾的那些丫头经过嬷嬷們的****之后,她們私底下会説些笑话,可是遇见的姑娘主子,个个都规矩得很。受了这些丫头的影响,惜春的丫头也好,邢岫烟的丫头也好,也不会跟主子姑娘嬉笑。
邢岫烟坐在屋子里,听见外头走廊下有两个丫头招呼篆儿:“篆儿姐姐,你怎么坐在这风口子上啊?”
“我是哪个牌子上的人,难不成还能轮得到椅子不成?如今有个美人靠也算不错了。”
“看姐姐説的。不过,我听説老太太又找了太太的不是,説太太不心疼外甥女儿,只顾着自己女儿,却忘了给林姑娘收拾屋子。”
“人家清苑郡君可不一定会来这边住呢。毕竟清苑郡君是朝廷正式册封的郡君,又有三个弟弟,其中两个还有爵位呢。听説去年林家就开始收拾房子了,就是老太太坚持,也不过是过来小住几天就回去的。而且林家的事情也不少,少不得要清苑郡君出来打理,哪里能够像云姑娘那样天天玩耍的?”
“是啊。篆儿,你説我們姑娘会不会回家去呢?”
“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方才去太太屋里,听见费妈妈和王妈妈在底下嚼舌头,説舅老爷又来找太太要银子了。我虽然不是姑娘从家里带来的,可是多多少少也听説过,据説舅老爷舅太太很爱钱。”
篆儿四下里看看,见周围没有人,便低声道:“其实以前两位主子都不是这样的人,为人和气,话也不多。不过到了京里,被富贵迷了眼,觉得不平,才会这样的。只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我还记得我还在家的时候,天天饿肚子,哪里想过,伺候姑娘以后也能过插金戴银的日子?”
青缎坎肩的那个道:“我是太太给姑娘挑的人,也是从外头来的。在家里的时候虽然吃不饱,可是父母疼爱,哥哥也好。可是一场洪水,家里还是不得不卖了我。也亏得我嫂子心眼儿好,给人牙子使了银钱,我一路上又使劲地讨好牙婆子,这才能够进来。”
绛红衣裙的这个道:“我娘在的时候,家里从来就少不了我的那一口饭。可是我娘走了以后,我爹又娶了一个,又生了一个儿子。我哥哥还好,娶了媳妇儿就搬出去了,可是我那后娘和我嫂子都不要我这个拖油瓶,就把我卖了。不过,她們也怕被人戳脊梁骨,所以我没有沦落到那样的地方去。当初我还以为做了奴婢一定会很凄惨,哪里想到会这般体面。”
篆儿道:“是啊。当初进来的时候,我眼睛都花了,这哪里是做奴才,分明是进来享福的。以前我們村里正家的大*奶进门的时候就因为陪嫁了一套四件的金饰,在婆家很威风。那个时候我就想着,哪天哪怕能摸上一摸,也是好的。可是后来我跟着姑娘进来,看到这府里给姑娘准备的用来赏人的金银匣子,我才知道,原来我以前想了很久的金首饰根本就不算什么。”
“可不是。我刚进来的时候,拿着姑娘赏的首饰都傻了,还以为做梦呢,即使知道这是大家伙儿都有的,我还是好几天都没睡踏实。后来看见王妈妈每季都会给姑娘們送来金银匣子,我才知道,这不过是府里的份例。清苑郡君也好,那时候的徐姑娘也好,大家都有。无论是原来的大家小姐的林姑娘,还是后来受了朝廷册封的清苑郡君,抑或像徐姑娘和我們姑娘这样投奔了来的,都是一模一样的。”
篆儿道:“我比你們早一点伺候姑娘,所以知道得也多一点。就好比这金银匣子的事儿,其实不是府里的份例,不过是太太心疼养在跟前的姑娘們,这才特意给的。三姑娘屋里就没有这个,而四姑娘搬过来以后,太太也照例往四姑娘屋里送了一份。”
“是啊,説起来我还是不敢想象。当初我們村里无论是大姑子小媳妇,无论哪个都艳羡人家的金镯子,在这府里,不过是拿来赏丫头奴才的物件而已。我們家一家子省吃俭用还不一定买得起一亩地,可是我看姑娘們之间送礼,随随便便哪件就值当好几十亩地呢。”
“这有什么的。我們姑娘也可以説是两手空空的来到京里的,可是在这里几年,这手里的庄子田地还少了?説起来太太还真是大方,你們数数我們姑娘手里的地契都有几张了。据説当初三姑娘就没有少嫉妒过。”
“原来是这样。”篆儿道,“怪道呢,听説三姑娘一向跟徐姑娘不对付,即便是后来徐姑娘没了,三姑娘嘴里也没有徐姑娘的好话儿。不过,三姑娘嫉妒徐姑娘做什么呢?谁让她摊上了二太太那样的嫡母。”
“我听説,太太给清苑郡君也准备了庄子地呢。”
“那你就错了,那是人家清苑郡君手里有钱,又不知道怎么处置才好,这才托了太太和二姑娘身边的人帮忙采买的。虽然这明面儿上的衣裳首饰,还有那些赏人的东西是一样的,可是背地里却还是不一样呢。”
那两个丫头听了,摇着篆儿的胳膊,让篆儿説给她們听,篆儿磋磨不过,这才道:“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闻了。不过是那会二姑娘花了好几十万两银子买了三幅画,还将其中最贵重的一副给了清苑郡君。林姑老爷就寄了好大一笔银子来,説是买画儿的钱,还给了清苑郡君一大笔银子防身。只是后来清苑郡君一直都没有买画,所以,这笔银子就放在那里长霉。后来又出了不少事情,所以清苑郡君就让太太和二姑娘帮着买地了。”
“原来是这样。我还当清苑郡君的花销也是这府里出的呢。”
“怎么会,虽然清苑郡君也是客人,可是林姑老爷可是陆陆续续寄过好几次银钱来呢。每次的数目都不少。”
“难怪云姑娘对清苑郡君那么不客气,还有三姑娘也很少跟清苑郡君走动。”
“其实你們也知道的,就好比三姑娘,这一年到头的进项,除了月钱和公中份例,也就年节和生辰时节长辈的赏赐了。我們姑娘托了太太的福,每季比三姑娘多一套首饰、几块衣料子和教养匣子。尤其是这金银匣子,没有上千的银子,哪里置办得下来。”
“上千银子?如今的金价是十九两兑一两。那三匣子的金银物件各色首饰,没三千两能打的住?当初也不知道是谁遭的谣,説太太刻薄小气的。”
篆儿道:“对了,银蝶她們出去了,你們是后来进来的,所以不知道。我记得当初府里还有不少流言,説这些金银匣子是二姑娘给准备的,当时我也信了。可是如今看来,这流言根本就不可信。你看去年,就我們姑娘跟四姑娘住在这里,这些东西照样不曾误过。”
那两个丫头点点头,道:“是啊,我也听説了,据説这府里上代庶出的姑奶奶們出嫁的时候,也就三千两银子。如今想来,这些银子也不少了。这十多年的首饰都积攒起来,即使没有那金银匣子,也是一笔了不得的数字了。至于那三千两银子,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篆儿道:“其实上代的姑奶奶出嫁的时候,嫁妆也是不多的。我們姑娘和徐姑娘差不多,在这宅子里几乎是个半透明,所以我跟徐姑娘跟前的秋琴也要好。我曾经听秋琴説过,其实她們太太的嫁妆私房都算起来,也不过六七千的银子。在外头是不少,可是在这里,什么都不是。”
“那你們説,那清苑郡君的母亲出嫁的时候,会有多少嫁妆?”
“那还用説,当然是十里红妆了。你看那二太太,为了一个园子就砸进去多少银钱?想来这做娘的疼爱女儿是一样的道理。老太太当初可是名正言顺地当家太太,怎么会委屈了唯一的女儿?想必这嫁妆也是少不了的。看东面前几年给四姑娘送来的东西,你們就可以大概估计一下了。不过,我看这些都是明着的,暗地里可就不好説了。”
篆儿道:“是啊,刚来的时候,太太就给娘家兄弟还有那位三姨置办了田地,还给了银子,我們姑娘也得了地契的。后来太太给徐姑娘置办嫁妆,又顺便给了我們姑娘一张地契,上面是二十顷的地。后来太太私底下还给过几次。前年盖园子,我們姑娘跟着二姑娘去了郊外,二姑娘借口教导管家的事儿,又给了一个小庄子。曲指一算,我們姑娘手里的庄子地也不少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