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居庙堂之高(2/2)
朱勋尽力控制着发自心底的怒火。三个都督没有一个是自己的亲信,而且还有监军的监视,以后这个大将军的日子不会好过。但公开与皇上顶撞是无益的,今后行事必须小心谨慎。
厉特也心有不满,厉雄的心中倒没什么。尹且子、汤化龙、李攀升则明显感到了皇上对他们的信任。
群臣山呼万岁后,张公公宣布退朝。大汉新皇昌文帝刘若风的第一次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次朝政便结束了。
中午,刘若风再次大宴群臣。
下午,刘若风召朱勋、厉特、尹且子到勤政殿后面的一个小殿——文华宫议事。
刘若风道:“三位爱卿!国家大事,就托付给三位了。三位都是朕的股肱之臣,希望你们团结协作,群策群力,为我大汉开辟出新的局面!”
朱勋道:“皇上放心,为了大汉的千秋伟业,朱勋定当鞠躬尽瘁!”
厉特道:“陛下!厉特一定忠心大汉,不负陛下所托!”
尹且子道:“皇上!臣一定好好向朱大人、厉大人学习,恪尽职守。”
刘若风听出了三人言外之意。朱勋是在向刘若风暗示,他是诸葛武侯的后代,他与刘若风两人有着特殊的关系;厉特则是在表示对刘若风的忠诚不二;至于尹且子,则在向朱、厉二人示好,争取团结。还是这个尹且子最能体味刘若风的用心。
刘若风道:“好,很好!对于近期内的国事,三位爱卿有何主张?”
朱勋道:“皇上,今后的头等大事当然是对抗朝庭的军事行动,不过,这不是当前最需要谋划的。臣以为,最紧要的是举行祭祖仪式,以便向天下人昭示皇上的正统地位,扩大号召力,使天下归心。臣建议,明、后日便前往昭烈庙祭祀,并追封皇上的先父、先祖,一并修造陵墓、庙宇祭祀。”
尹且子道:“皇上,朱大人所言甚是!虽然大汉已亡数十载,但它在很多人的心中还存在。我们要好好地利用这一点。除了朱大人所说的外,微臣觉得,明、后日祭祖之后,还可以考虑让皇上辇驾在城内主要大街巡游,一来可以表明皇上的正统身份,扩大影响,二来可以展示天子的威仪,增加人们的敬畏!”
刘若风问厉特:“厉爱卿以为如何?”
厉特道:“回皇上,为臣同意朱大人、尹大人的提议。”
“好!就照朱爱卿、尹爱卿的主意,马上叫人准备。”
厉特看看这文华殿内简陋的陈设,奏道:“皇上!为了显示我大汉国威,臣建议在城内中心地段修建皇宫。另外,到民间选拔秀女充实后宫,还要征集一批太监入宫侍奉皇上。”
尹且子道:“皇上!此事万万不可!皇上初登大位,国家尚在艰危之中,战事频繁,国库空虚,人心未安。此时怎能大兴土木,耗损国力?挑选秀女,滋扰百姓?”
厉特辩道:“尹大人,难道要皇上就住在这样陈旧破损的宫殿中,也不用丫环奴婢,自己料理起居吗?传扬出去,岂不是大大有损咱们大汉的声威?”
尹且子本想大声抗辩,想了想,平静地说道:“厉大人,咱们不能把皇上朝着贪图享乐的方向引导吧?那不是作为臣子的本份。”
厉特道:“尹大人难道不相信皇上的自制力?皇上住进漂亮一点的皇宫就一定成为只知享乐的帝王吗?”
一直没出声的朱勋这时插话道:“两位大人不要再争辩了!两位大人说得都有道理。我看……以为臣来看,不如这样:把现在这个宫殿好好整修一下,暂时就不修建新的皇宫;宫女、太监必须要有,但现在不宜太多,先各备十几名,以后再慢慢增加。”
厉特、尹且子都不再言语。
刘若风道:“很好!就依朱爱卿之言执行。明日挑选太监宫女,后日祭祖。”刘若风看一眼张公公。张公公便唱道:“诸位大人还有没有大事要奏?没有的话,便请退下。”
“皇上,臣等告退!”朱勋等三人到了殿门外,张公公追出来道:“皇上请朱大人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