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大兵压境(2/2)
“唉,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她很久没进宫来了。小盼上青城习武,这很好,朕回去让人给青城派送上厚礼,要月观主好好调教一下小盼。青姐,木家堡的情形又怎样?你们打算对木家堡有所行动了吗?”
“木家堡的男丁多数跟着木修从军去了,剩下的是妇孺老弱。皇上,我向你保证,只要你还用得着木修他们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向他们下手!”
“青姐,多谢你们了!但愿,时间能冲淡你们之间的仇恨。”
“那绝不可能!”竹青决然地说,这时的她,象换了一个人。
十天后,汉中方面传来捷报,朱勋击破了一路晋军,歼敌近万。敌军只得退去。
刘若风积极着手东进计划。他抽调各军精锐三万,由李攀升率领,秘密地在边境集结训练,准备时机成熟,便亲自率大军东征。
刘若风想起虚无子献给他的制硝密法,趁这段时间有空,何不一试?
刘若风派五百禁军士卒采集原料,在城外选了个空旷地搭棚建炉,炼制硝石。刘若风每天都要亲临指导,教授方法。不出几日,第一批硝便制成了。大家十分兴奋。
然后,以硫黄、木碳与之相混,就得到所谓“火药”。他们把火药装在密闭的木桶中,接上长长的引线,要试试这火药究竟有多大的威力。
火药桶放在空地中央,点燃引信,然后全部退到百步之外,趴在地上,等着看有何奇观。引信慢慢燃烧,大家都屏住了呼吸,专注地望着木桶。
引信燃尽了,但听一声闷响,木桶爆裂,冒出一股巨大的青烟。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仍旧耐心地等着。过了很久,再也没有什么动静。大家这才起身,慢慢围上来。
这次实验并没有得到惊人的效果,军士们都很失望。刘若风苦心思索,制硝的方法没有错,问题出在哪里呢?他记得虚无子说“硝、硫黄、木碳按一定比例混合”,这个比例是多少,虚无子可能也没搞清楚。看来问题一定出在这比例上。
于是,刘若风改变三种原料的比例,改一次试验一次。有时效果较好,有时效果较差,这坚定了刘若风的想法。他用不同的比例反复试验,但是,却始终未能得到“爆如惊雷”的效力。
刘若风按照自己所记录的效力最好的比例配成一批火药,装进用结实的柏木作成的方形木盒,并填上大量铁砂。实验时,点着引线,将木盒掷入牛群当中。结果,闷响伴着烈焰之后,牛群伤了几头,但无一死亡。以后,军士们便叫这种新式武器为“牛弹”。
刘若风还想进一步改进火药、改进牛弹,然而这时,朱勋在汉中急求援军,打断了刘若风的试验。
原来晋军一败再败后,东州王司马月大为恼怒,调集各地晋军十四万,号称二十万,由晋朝宗室、琅琊王司马锐督率大军,兵分数路,要先夺汉中,再杀入蜀地,企图一举荡平汉军。朱勋已陷入晋军几面包围的态势,故紧急向成都求援。
汉中有数万汉军,不得不救!计划赶不上变化。这种情势下,刘若风被迫放弃东进的计划,而要挥兵北出。由于战事吃紧,刘若风让李攀升率原本就在东北边境的三万精兵先行一步,而后,又抽调一万兵马,外加四千禁军,因为考虑到这次战役的重要性,刘若风决意亲自领军北上。朝中的事务,交由厉特、尹且子处理。
出征前夕,尹且子却急着为刘若风送来四名秀女。这让刘若风大感奇怪,因为尹且子是个忠直的大臣,不是爱使这种小手段的人啊,他为何要这样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