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吉勒伽美什(2/2)
当时洪水的威胁很严重,每年两河流域都会洪水泛滥。基什王阿伽自恃是大邦之主,有权有势,为了兴修堤坝却不想出人出力出物,反而强迫弱小的乌鲁克。实际上当时乌鲁克可一点也不弱小,这应该是由乌鲁克创建的史诗。
基什王阿伽遣使要求乌鲁克王吉勒伽美什派人为基什挖井修渠,并威胁说,若不从,即兵戎相见。吉勒伽美什召开城市长老会议,以决定战与降,长老会议主张投降。他又召开公民大会,公民大会主张拒绝基什的要求,进行抵抗。
作为乌鲁克之主的吉勒伽美什,沉着应对,不畏权势。诗歌将吉勒伽美什作为一位受人民爱戴的小城邦的首领与英雄来刻画和颂扬。
想想连基什国王都被人活捉了,还能说乌鲁克弱小吗?
阿伽对乌鲁克的压榨是有原因的,就是想要削弱乌鲁克的力量。
后来基什王果然来攻,却败给了恩奇都,阿伽被生擒,按照史诗所说,其被释放,但众多邦国都不再承认基什的王权。而承认乌鲁克的霸主地位。
这一段故事可能并不是真相,因为如果真的释放了的话,那么苏美尔王表就不会只显示到阿伽为止,他的后代呢?所以结果应为比较正常的:阿伽被杀死,基什的王统断绝。至于释放属于后人的艺术加工,没有考虑历史的前后逻辑问题。
战争的结果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从历史上看基什与乌鲁克的战事,例来败多胜少。虽然乌鲁克才刚刚走出混乱,但是乌鲁克在战场上依旧表现出了强大的力量。
bc2914年,吉勒伽美什攻占了基什。乌鲁克成为美索不达米亚新的政治中心。
埃兰前王朝国王胡姆班哈普阿一世在吉勒伽美什胜利后,向吉勒伽美什表示臣服。
此后即形成传统:当苏美尔地区的君主强势的时候,埃兰就会向其屈服,如果统治混乱,则埃兰就会拒绝臣服。似乎埃兰内部很容易形成统一意见,并且往往以国王的意见为各邦国的统一意见,这与苏美尔人的一盘散沙形成鲜明对比。
吉勒伽美什的英勇气概吸引了女神埃安娜,女神向英雄求爱,但吉勒伽美什知道女神水性杨花,便拒绝了她。女神深感羞辱难堪,便求其父王月神南纳-苏恩帮助。南纳造了一只天牛下凡,与吉勒伽美什和恩启都展开了大战,英雄勇战天牛,将之杀死。
实际上这里面伊安娜与乌鲁克国王的结合是传统,实际上结合的是国王和女祭司,这是对宗教感情的尊重。而吉勒伽美什的反传统行为体现出不敬鬼神的观点,所以史诗中提到了神对其的惩罚。
由于两位英雄的一系列活动触犯了南纳的威严,南纳决定要惩罚他们,于是恩启都得了致命的病,很快死去。吉勒伽美什无比悲伤,他回顾自己与恩启都从相战到成为莫逆之交的一切,悲痛欲绝,却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