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东闪米特的神名体系(1/2)
而东闪米特人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与苏美尔人不同,以至不能用苏美尔语全面描绘闪米特人的生活,所以大量增加表音符号,直到最后亚述人发展出字母符号,完全抛弃表意的作用,只是单纯表示发音,类似于今天的英语用26个符号无限组合就能表示无数的意思,而汉字与苏美尔语一样,一种东西一种文字,今天字典中存在大量很少采用的汉字,但发音都几乎相同,如果是闪米特人就会像抛弃苏美尔语一样的抛弃汉字。
当然闪米特人的这种特性也是闪米特文明对前代文明的态度就是自己不懂的就要毁灭,以致每一个征服者到了当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各种废墟,当然与之正比的就是西亚社会的动荡不安。与之反比的是使用祖先语言的华夏社会的稳定。以至人们希望保留这些汉字,因为这些优美的文字代表了古老文明的神秘,甚至代表了华夏文明本身,如果今天的人们抛弃汉字,华夏文明也只是西方文明的一个拙劣的复制品。
当然有时候这种对华夏古代文明抱有的神秘感也造成复古思潮的泛滥,以致东晋时期流行一种骈文的文体,全篇堆砌的都是各种生辟字。
呵呵!又跑偏了!回到正题:
东闪米特人接受了苏美尔人的农业定居生活和文明成就甚至包括宗教信仰。
东闪米特人有自己种族独特的神,如阿塔德,伊什库尔,阿淑尔,也有从苏美尔人中吸收来的太阳神和月神信仰。不过东闪米特人将苏美尔人的月神苏恩,简称为辛,将太阳神乌图改称沙玛什。苏美尔人是农耕民族,月亮比太阳对农业的影响更大,所以苏美尔人认为月神比太阳神厉害得多。而东闪米特人是游牧民族,太阳的影响比月亮重要得多,在大草原上,太阳对骑马的人来说指路作用非常重要,而月亮就没什么用了。此外,苏美尔人的主神恩利勒也被吸收为东闪米特人的主神,奇怪的是,苏美尔人因为恩利勒发动大洪水,而对之产生憎恶感情,所以基本上很少使用他的神名作为自己的神名(姓氏),而东闪米特人没有这种宗教感情,所以以之为神名(姓氏)的大有人在。于是恩利勒渐渐成为了东闪米特人的专有神名(姓氏)。
那么既然是一神教传统,可神好像也不比苏美尔人的神少啊?
其实这就是东闪米特部族众多的缘故,每个部落都有自己信奉的神,但也不排斥其他部落的人交往,所以成为信奉一神教的多神教,这是分裂地区常见的现象,也只有罗马时代实现大一统后,才真正实现了彻底的一神教,想要信自己的主神的都被杀怕了,一神教也就实现了,当然后果就是种族大屠杀泛滥,流毒无穷,以至到现代还发生类似的种族灭绝事件,比如卢旺达大屠杀。
这时期,东闪米特人在阿卡德地区和西里西亚地区建立了一大批定居点,后渐渐发展成城市。北部西里西亚地区有尼尼微城,阿淑尔城,马瑞城等;南部阿卡德地区有阿卡德城、阿克沙克城等。
城市发展起来之后,就要建造神庙,当时苏美尔人很难想像没有神庙的城市,其安全性怎样,神是城市的保护者。由于当地民众大部分是东闪米特人,所以就使用了东闪米特人的神,苏美尔人并不排斥神是否为外族来的,对他们来说,本来就是多神教,多了一个神,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他能保护这座城市,至于神究竟保护了城市没有,已经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这样做也是图个心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