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世界演义 > 第五章 禹任司空

第五章 禹任司空(2/2)

目录
好书推荐: 保卫萝卜1644 心经的故事 商界风云 网游之神级枪神 司茶皇后 无限之我们是妖怪 盖世武神 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 宠后之本宫无耻 永恒仙尊

他知道这是一个重大的职责,不敢懈怠分毫。舜帝同时派伯益(皋陶之子,大约为十六岁左右,主要协助开辟江河)和后稷(名弃,主要负责后勤和农业事宜)两位贤臣和他一道,协助他的工作。后稷在农业方面成绩卓著,传说他是周人的祖先。他能认识不同土壤,并懂得拔去杂草,还知道挑选良种。

而舜之所以一见面就委以重任,还因为舜和禹包括之前的鲧是远亲,都是颛顼的后裔。

当时,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他的妻子涂山氏是一位贤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就踏上了征程。

禹接受了舜帝的命令之后,与益、后稷一起到任,命令诸侯百官发动那些被罚服劳役的罪人分治各地。

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他左手拿着准和绳,右手拿着规和矩,还装载着测四时定方向的测量工具对黄河流域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严密的考察。大禹在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考察。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这里有座高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峰峦奇特,犹如一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个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细流就由隙缝轻轻流过。他还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

就这样,禹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

禹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大刀阔斧,改“堵”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此时气候进入洪水之后的平稳期,海平面的下降已经非常明显。大禹的疏导是建立在海水消退基础上的有效方法。

禹带领伯益和后稷按照疏导的原则规划黄河流域的水道。

他们完善了水道规划之后,开始发动民众,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禹每发现一个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来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他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也不敢休息,和人民在一起劳动,挖山掘石,风餐露宿,住在很矮的茅草小屋子里,吃得比一般百姓还要差。

他让益给民众分发稻种,可以种植在低洼潮湿的土地上。又让后稷赈济吃粮艰难的民众。粮食匮乏时,就让一些地区把余粮调济给缺粮地区,以便使各诸侯国都能有粮食吃。禹一边行进,一边考察各地的物产情况,规定了应该向天子交纳的贡赋,并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以便弄清诸侯朝贡时交通是否方便。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