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世界演义 > 第二十四章 夏朝盛世帝予时期

第二十四章 夏朝盛世帝予时期(2/2)

目录
好书推荐: 保卫萝卜1644 心经的故事 商界风云 网游之神级枪神 司茶皇后 无限之我们是妖怪 盖世武神 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 宠后之本宫无耻 永恒仙尊

他迁都老丘,使夏文化有了新的发展空间,从而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文明。他率军东征,令各部落纷纷臣服,将夏朝的版图扩大到淮河流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迁都次数最多的朝代之一,前后共迁都9次。当时,随着农业、治水和建筑技术的发展,人们大规模地由山地移往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居住,修筑了许多城郭。夏都多次迁徙,应该与此有着很大的关系。

继予之后,夏朝又有7任帝王定都老丘,直到第13位胤甲时,才迁到西河(河南安阳汤阴县)。夏王朝在老丘定都的时间长达226年,历经槐、芒等6帝,但在这226年的时间里,夏王朝进入平稳发展期,再没有出现过象予那样杰出的伟大人物。老丘是夏朝众多都城中,历时最长、经历帝王最多的国都。夏朝是第一个在开封建都的王朝,予也是第一个在开封建都的帝王。老丘虽然只是夏朝诸多都城中的一个,但它在历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却是夏朝其他都城难以比肩的。

槐,统治时间:bc2012--1969年。

bc2012年,守丧两年后,后予的儿子后槐继承了夏朝君主之位,是夏朝第八任君主,以老丘(河南开封)为都。

槐,一作芬、芬发、祖武,姒姓,夏氏。

帝槐在位期间,先后征服了居住于泗水、淮水之间的九夷、即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部落,扩展了夏朝的势力。同时夏朝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

夏朝最辉煌的时代在帝槐时代来临。

bc2010年,九夷来朝,包括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夏王朝达至最鼎盛时期。槐树之花的黄色象征夏王室,槐树之花开花时节在夏天,因此槐树之花就是夏朝之花。后槐又名后芬,这也是指花朵芬芳之意。所以帝槐名号告诉我们,他在位的时代,是夏朝的“槐黄时节”,是夏王朝之花盛开的时节。

bc1997年,洛伯用与河伯冯夷发生诸侯间的战争。

bc1980年,后槐封昆吾氏的子弟在有苏(河北临漳县),此有苏国即后世乱商的苏妲己之国。也就是说苏妲己实际上也是昆吾的后代。

bc1977年,建立圜土(监狱)。

“圜”是囚禁人的地方,“土”是国家的代称。古代“夏”“土”同音,殷商人经常称夏人为“土人”“土方”。圜土原意专指夏王朝囚禁人的地方。但是后世的商、周两朝也沿用了这一称呼,圜土就成了夏商周三代监狱的专称。史书载:“若无授无节,则准圜土内之。”(《周礼,地宫,比长》)意思是:如果不执行国家的命令,不遵守法律,就要把他抓起来关进监狱。

夏、商、周的监狱通称为“圜(yuán)土”。圜土是监牢的形象名称,在地下挖成圆形的土牢,或在地上围起圆形土墙,以监禁罪犯,防止其逃跑。《竹书纪年》记载:“夏后芬三十六年作圜土”。芬是少康的孙子,这时,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非常尖锐,芬作圜土,就是以此囚禁反抗者。《周礼》记载,西周设“司圜”之职,“掌收教罢民”。“以圜土聚罢民”,可见司圜是专设的管理“圜土”的官员。

后槐死后葬于安邑(山西运城夏县)。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