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埃赫阿吞对亚洲领地的漠视(2/2)
图什拉塔认识到这次的外交危机,失去埃及的支持,米坦尼动荡的国内局势将无力应付赫梯和亚述的挑战。图什拉塔亲自写信给埃赫阿吞,要求埃及提供一尊黄金雕像,以解决这次的外交危机,实际是逼迫埃及表明态度,但显然埃及拒绝了这一要求。
图什拉塔在写给埃赫阿吞的信中写到:“当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父亲图特摩斯四世向我的祖父写信时,他请求将我祖母的女儿,我父亲的姐姐嫁给他。他写了5,6次信,但是我的祖父没有答应。当他写到第7次信的时候,我的祖父同意了。”信中主要叙述了两国间的姻亲和外交关系,希望埃及能够出兵相助,但当时埃及正处于宗教改革的动荡之中,根本无力也不想插手。
在埃及置之不理的情况下,bc1368年,赫梯军队以伊舒瓦窝藏赫梯的逃犯为借口,越过与米坦尼的边界,进入伊舒瓦ishuwa,将这些城邦的流亡者遣返并释放回赫梯统治之下的各城邦原籍。将所有的流亡者重新与他们曾经的臣民放在一起,赫提将保护他们的国土。
这样,赫梯得到了这些城邦的拥护,再无后顾之忧,继续向瓦舒卡尼进军。
米坦尼军队战败,国王图什拉塔见势不妙,逃离了瓦舒卡尼,仅带部分军队逃走,连王室成员也顾不上带走。留守的将军只能保住城池不失,眼看着赫梯在首都周边进行掠夺。
苏皮鲁利乌玛一世宣称已经掠夺了这一地区,并带回了战利品、俘虏、牛、羊和马带回赫梯。他还声称,米坦尼国王图什拉塔逃离了瓦舒卡尼,但显然他未能攻占首都。但这场战争明显削弱了米坦尼的国力,但并没有使得米坦尼发生生存危机。
米坦尼为当时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最强大的国家,所以不可能被赫梯一次攻占,拥护国王图什拉塔的势力还很多,赫梯在抵抗势力的影响下,不得不退出瓦舒卡尼地区,但是为了削弱米坦尼,赫梯扶持瓦舒卡尼城内的图什拉塔的弟弟阿尔塔塔玛二世为新国王,以使米坦尼分裂,米坦尼从此开始国势衰落。
留守瓦舒卡尼的图什拉塔的弟弟阿尔塔塔玛二世与苏皮鲁利乌玛一世签署了承认赫梯合法拥有已经占领的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叙利亚北部,两国结成同盟的条约,以换取赫梯从瓦舒卡尼退兵,并支持阿尔塔塔玛二世成为新的米坦尼国王。
图什拉塔回不到瓦舒卡尼,开始在塔伊图taidu建立政权,并且为了挽回人心,其威胁赫梯绝不能越过幼发拉底河,损害米坦尼的一草一木。
实际上赫梯并没有在幼发拉底河东岸建立永久的统治的想法。所以没有与图什拉塔产生直接冲突。但其继续支持阿尔塔塔玛二世与图什拉塔交战。
由此留守瓦舒卡尼的阿尔塔塔玛二世与逃离瓦舒卡尼的图什拉塔开始了内战,以争夺米坦尼王国的统治权。
米坦尼的威胁解除后,苏皮鲁利乌玛一世又开始叙利亚方向的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