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世界演义 > 第十五章 牧野八师

第十五章 牧野八师(2/2)

目录
好书推荐: 保卫萝卜1644 心经的故事 商界风云 网游之神级枪神 司茶皇后 无限之我们是妖怪 盖世武神 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 宠后之本宫无耻 永恒仙尊

十二月,姬发同姜尚研究,认为灭商条件已完全成熟,果断决定发兵伐商,通告各诸侯国向朝歌进军。在先秦时代,战争之前一定会卜算吉凶,所以太史卜了一卦,得兆象大凶,见此不吉之兆,百官大惊失色。但是按照文王对《易经》的研究心得,虽然文王传说中什么都能算到,但是文王创作的《易经》确不是简单的占卜书,而文王对占卜的作用看得不是很大,一伯事情如果决定去做,就要去做,而不要因为占卜而怀疑不去做,只有在怎么做的选择上,可以占卜为参照,即文王说的“时至而勿疑”。

姬发很明白文王《易经》的道理,所以并不理会占卜的结果,通告诸侯共同征伐。姜子牙在鲜原集结大军,精选战车300辆,虎贲3000,甲士45000人,组成伐纣大军。

诸侯群起响应,在刑丘(故国之地,河南焦作沁阳市)与周师会师的最大的八个诸侯是庸、蜀、羌、、微、卢、彭、濮,后人称之为牧野八师。周武王改刑丘之名为怀庆。

庸国,牧野八师之首,为荆楚大国,建都上庸(湖北十堰竹山县)。

庸国在商朝时期,是群蛮之首,湖南北部、湖北西南部的“百濮”都归集在庸国的麾下,这与庸国在当时的政治军事实力和威望是分不开的。

商汤至周早期的庸国疆土包括现今的荆州市及荆门市的南部到今钟祥一带。庸国的南部包括今天重庆的东北地区,含万洲、开县、梁平以北各县。庸国的西部包含陕西省汉中市大部分属地。《华阳国志汉中志》说:“(汉中)本附庸国,属蜀。”也就是说,汉中原本是庸国属地。庸国的北部包含今天的湖北郧西县、陕西旬阳县及商洛东部。

庸国在春秋之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其建国历史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庸国在夏时,或最迟在商时就已经成了较为统一、相对稳定、中间无间断的国家。如果从夏时算起,就有170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商算起,也有1100多年的历史。

庸国丧葬文化的独特之处是岩葬,即“悬棺文化”。悬棺一直是史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些迷底长期无人揭开。古庸国人有岩葬文化的传统,有岩屋的地方直接把棺木放进岩屋内,没岩屋的地方将悬崖凿个洞穴放进去。在竹溪河流域,两岸悬崖上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洞穴,当地人称之为“老人洞”。最近在水坪镇洛家河一洞穴中还发现了完整的人骨。这些洞穴即古人丧葬之用。当地还流传着一种传说:古人见人老了便死,而蛇在洞中蜕一层皮就变年轻了,觉得不公平。请求上天变“人死蛇蜕壳”为“蛇死人蜕壳”。上天答应了请求。于是人老了睡进洞中蜕一层皮又重返年轻。不料这样下去人满为患,古人只好又请求上天恢复原样。以上的民间传说与竹溪岩葬风俗有紧密联系,老人洞事实上就是老人死后的丧葬之地。古庸人最初风行岩葬,后来变为人造洞穴,再后来逐渐演化为土葬。而岩葬的棺木、尸体大多年长月久风化烟灭。岩葬文化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甚至到现代其风俗仍未完全破灭。庸人有岩葬的风俗,就不难解,庸国立国千年,为何未发现古庸人王室墓穴的疑团。

庸国丧葬文化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打夜锣鼓”,又叫“唱孝歌”。打夜锣鼓一般有两人或三人,一人系鼓,一人提锣,围着棂柩迈着慢慢舞步,边走边唱,一应一对,或后随一人跟唱。发现于神农架林区的《黑暗传》,现被称之为汉民族第一部叙事史诗,实际上是流行于江汉中西部地区民间的打夜锣鼓歌词唱本。《黑暗传》不是出在某人某时某地,而是古庸国人世代文化延续的结晶。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