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世界演义 > 第二十七章 肃慎氏来朝

第二十七章 肃慎氏来朝(2/2)

目录
好书推荐: 保卫萝卜1644 心经的故事 商界风云 网游之神级枪神 司茶皇后 无限之我们是妖怪 盖世武神 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 宠后之本宫无耻 永恒仙尊

夏朝时,四岳伯夷之后被封于申,为侯爵位,世称申侯。申部落人以电为图腾(吕以云,申以电,申字就是闪电形,说明两族的双胞关系,同为伯夷之后),曾居于陕西、山西之间。

周武王仍封伯夷的后人为申地,建立西申国(国都在陕西平阳,陕西宝鸡眉县),周穆王时进爵申侯,本为姜姓,其子孙以封地为氏,称为申氏。

周武王并没有放任各诸侯,而是派遣亲信到各侯国中监察,私下报告封国的动向,这也成为以后分封诸侯的惯例。

秋天,大丰收。周武王认为这是上天的肯定,而记录在史册之中。

bc1047年,周武王十四年,周武王生病了,周文公(即周公旦)设坛向天祈祷,作《金》,以向上天为周武王祈福。

周武王听说箕子远避东方时,便派人到朝鲜封箕子做朝鲜侯,不把他当臣下看待,箕子朝鲜侯国正式成立。其受封之地即今之平壤。并邀请箕子回乡探望。

bc1046年,周武王十五年,肃慎氏前来朝觐。

周武王打败商朝一统天下之后,通告边远的夷蛮各部以当地名优作为贡品朝献,以表示永世臣服。北方肃慎国将矢石作为贡品。武王要使周王朝的恩惠泽遍天下永远延续下去,所以在矢石上刻字为“肃慎氏之贡矢“,分赐给下属异姓诸侯。那时有一种礼规,分赐珍玉给同姓自家人表示亲近,分赐夷蛮的贡品给异姓下属用来告诫他们不要忘了臣属地位。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谓:“自虞暨周,西戎有白环之献,东夷有肃慎之贡,皆旷世之功。”因而,历代帝王均把“肃慎来贡”作为衡量文治武功,体现威德及于四海的重要指标,十分重视来进贡的“肃慎”族。《国语鲁语》不仅首次明确记述了肃慎所贡为“矢石”,还说“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栝曰‘肃慎氏之贡矢’”,以分异姓,“使无忘服也”。由于早期文献对肃慎记载过于简略,好大喜功的中原王朝便把进贡“矢石”与肃慎等同起来,即使族称不同也要强加以“肃慎”或“肃慎后裔”之名。

年初,周武王到各地名山巡狩,将朝歌改称邑,实际上是使商都的名字朝歌不再存于记载,以使商的影响减弱。

这年冬天,将九鼎迁往镐京,以丰和镐相连,为周族宗庙所在,所以称为宗周,即后来的长安附近。

bc1045年,周武王十六年,朝鲜国国王箕子前来朝觐。

箕子做朝鲜国君两年后,从朝鲜来到镐京前来朝见周朝天子。

在途经商故都朝歌时,只见原来的宫室已经残破不堪,有些地方种上了庄稼。心甚伤之,欲哭而不可,欲泣则近于妇人,亡国之痛,涌上心头,只好以诗当哭,乃作《麦秀歌》,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悔恨商朝亡国。这里“狡童”系指纣王,意为你那时不听我劝,如今落得这般天地。朝歌殷民听见,皆动容流涕。

周武王执政期间派兵征讨商朝各地残余力量以及东夷势力,据记载,当时共讨伐了九十九国,有六百五十二国向武王臣服。

秋天,周朝军队灭蒲姑氏,蒲姑氏向周臣服。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