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世界演义 > 第六十一章 申侯的平西之策

第六十一章 申侯的平西之策(2/2)

目录
好书推荐: 保卫萝卜1644 心经的故事 商界风云 网游之神级枪神 司茶皇后 无限之我们是妖怪 盖世武神 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 宠后之本宫无耻 永恒仙尊

同年,孝王命蔡出入听懿王遗孀姜氏之命,效忠姜氏,用刑法严肃宫纪。这实际上意味着孝王在为以后的懿王之子夷王继位做好了准备。

周孝王由于得位不正,为了挽回人心,所以决定靠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的矛盾,而犬戎不容易对付,所以周孝王不敢与犬戎开战,而是转向西戎各部,即位之初,孝王命令申侯率军,大起六师西征。

夏朝时,四岳伯夷之后被封于申,为侯爵位,世称申侯。申部落人以电为图腾(吕以云,申以电,申字就是闪电形,说明两族的双胞关系,同为伯夷之后),曾居于陕西、山西之间。

周武王仍封伯夷的后人为申地,建立西申国(国都在陕西平阳,陕西宝鸡眉县),周穆王时进爵为侯国,本为姜姓,其子孙以封地为氏,称为申氏,也被称为申戎。

按史籍《竹书纪年》中的记载,由于西申侯具有长期经营宗周西陲的政治基础,和与周王室世及西戎及犬戎各部婚姻的政治地位,因此具有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

《左传隐公元年》曰:“郑武公娶于申,曰武羌。“《国语周语中》:“齐、许、申、吕由大姜。“韦昭:“四国皆姜姓。“先周时期姬姓周人便与申人世为婚姻,周太王之妃、王季之妃、周文王之祖母等皆称“太姜“即是。西周后期,申国仍不断与王室通婚,且在周王室中任要职,如周厉王大臣“申季“,周懿王、周厉王、周幽王皆娶申女为后。

申侯虽然受命帅军出征,但内心却不愿去打仗。申侯宣称出兵征讨西戎是不义之战,只能使百姓和士兵遭受无谓的伤亡,给各方都造成巨大的损失。但实际上是因为申侯满足于西周与西戎与其的友好关系,不愿得罪任何一方。

申侯向周孝王建议说:“从前我的祖先娶郦山氏之女,生下一个女儿,嫁给西戎的胥轩为妻,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名叫中。中因为母亲的缘故归服周朝,使周朝西部的边境不受侵犯,其国为扈氏或扈国。现在我把女儿嫁给中橘的后人大骆,生下嫡子成。如果大王能保证让我的外孙来继承大骆的嗣位,申、扈两族就能保证让西戎人顺服,使西周西部边境永远安宁。”

那么申侯为何会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呢?原来大骆庶生的长子名叫非子。非子从小就喜欢养马,他养的马匹个个精良,人见人爱。有一次他往槐里(犬丘、废丘,陕西咸阳兴平市东南)贩马,无意间撞见刚刚即位的周孝王。周孝王见他精明能干,便把他留在王都担任主管畜牧的大臣。申侯担心日后周孝王会让非子回国承嗣,与他的外孙争位,故此才有以上建议。实际上他这是在假公济私,表面上是在为朝廷出主意,骨子里是为了自己的外孙。

周孝王觉得这倒是个好办法,既可以减免士兵和百姓的伤亡,又可以节省军费开支。于是当即承诺,不会放非子回国,也不会支持非子回去与申侯的外孙争夺国君之位。于是申侯便出面与西戎讲和,西戎果然接受申侯的调解,同意与西周息兵言和,并且表示此后永不侵犯西周边境,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就这样被申侯化解。

bc867年,周孝王三年三月初,孝王居周师记录宫事,命晨更继承白俗父师氏之职,管辖邑人、萑小臣、守宫、宫犬、奠(酒)人和膳夫等。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