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一章 大雨漫屋(2/2)
李良很快明白了婶婶孟青秀的意思,她是想把堂屋平时吃饭结实的大方桌搬到库房,把稻谷什么的都堆到桌子上去。
这种老式大方桌,俗称八仙桌,是李良的爷爷早年间请村里的木匠师傅用结实的硬木打制,李良和孟青秀两个人合力抬起来都显得很是吃力。这种桌子的质量非常扎实,很多农村人家,一套这种桌椅都可以传承几代人使用。
两个人一点一点,慢慢的把这种沉重的八仙桌抬到了库房,靠墙放在了库房的最里面的角落里。库房里面有一百多包稻谷,显然一张桌子怎么摞都摞不下,孟青秀又让李浩和李荫去堂屋把几把长条凳子也搬了进来。
这种长条板凳与八仙桌的材质一样,都是用上了年份、极硬的硬木打制,入手沉重,质量颇为牢靠。
两张凳子并排,四张凳子一共放了两排。
接着孟青秀就踩在凳子上,让李良将之前码在库房地上的稻谷,一包包的搬过来,她站在凳子上,先横几包竖几包的,把稻谷靠着墙壁,一直在桌子上摞的老高。直到再也放不下了,才从凳子上下来,接着又把稻谷摞到凳子上。这样反反复复下来,两个人都是累浑身大汗淋漓,才把一百多包稻谷全部放到了桌子和几张凳子上。
幸好这些桌子凳子的质量极好,不然这一万多斤稻谷放上去,东西都会塌掉。
一家人堪堪把库房的所有稻谷全部码到了桌凳上,屋外的积水,终于迫不及待的从院子里漫过了库房的门槛,迫不及待的往屋内蔓延。
“这该死的老天!”李良的奶奶咒骂道。
按理说稻谷收割以后,农民们最盼望的就是来两场大雨,这样的话,水会灌满收割好的农田,农民们就好准备使用耕牛犁地,为下半年的晚稻插秧做好准备。
但今天的这场雨委实不合时宜,家里的水稻虽然都收割好了,但稻草还在田里没有来得及往家里运。这些稻草,往往都是家里一年的柴禾,而且养了牛的人家,这些干枯的稻草还是牛羊冬天的食料。
这么一场大雨下来,不但稻草没来及收,地势低一点的人家可能连房子都可能进水,到时候如果晒干的粮食都进水了,那麻烦就大了。
“奶奶,这雨不会下大吧?”李良担心的问道。
“不知道呀!这老天,真是不会体谅一下我们庄稼人的苦!”奶奶抱怨道。
可是抱怨并没有用,老天不会听到人们的呼喊,亦或是它即使听到了,也是无情的当作没有听到。有道是“天若有情天亦老!”正因为无情,所以天才会万古如新。
这场雨下的时间长,一直下到傍晚时分,等雨势小一些的时候,李良的爷爷从栓子家躲雨回来,院子里的水已经漫进了屋里。不但堂屋里的水有半小腿深,连屋内地势高一些的库房,也进了到脚踝深的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