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一年汽车发展史(1/2)
杨全承认自己错了,自己也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收到谢鹏定金后,特意亲自安排了这批货。五万块不多,但是杨全做主让罗大国准备了五十台产品。五十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这边订单数量只能挤了原本属于吴家村自行车厂的货。
五万块当作一份定金,后续的钱可再一个月内支付。这个条件可谓是宽松至极,现在杨全手上的货不愁卖,只要放话绝对一手交钱一首送货的贸易。
这就相当于一份见面礼,向一位新朋友送的见面礼。谢鹏各种邀请杨全有时间一定去他那边玩两天,他打保证安排的妥妥的。
同时,为了感谢蒋协介绍订单,杨全以每台产品五元的提成价格,准备了两百五十元红包,但蒋协拒绝了。
几次协调过后,杨全无奈的选择把这份钱捐献给图书馆,用于购书充足校友书库以便增加知识。
杨全本意是想构建一种销售方式,只要帮助汽修厂厂办销售产品,就能获得提成。目前货是不愁卖,但是建立与完善健全的销售体制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趁着现在有时间赶紧做才是正确的。
捐书只是一种心里安慰吧。
俩人都无意这笔钱,捐赠出去是最妥善。蒋协获得心灵解脱,杨全如生意人那边得到一丝校友及老师好感度。他其实想捐献更多,但是没有那么多钱,本着身上也没有护身符的原则,老实低调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吧。
解决完手上的事后,杨全再次龟缩研究组与袁庆礼泡在一起,而刘小康与几位同事踏上外出考察供应商之路。
自由侠发动机研发进展非常迅速,袁庆礼与常征两位负责人各自牵头分管几个小组往前走。每五天的一个总结交流会让俩人受益匪浅,从各自双方身上学到的东西让两人相见恨晚。
良好的研究气氛下一切如计划前进,根据计划自由侠第一次样品点火将在年前。如果第一次点火成功,每个人都会收获一笔大红包用来过年。
项目按原计划推进这对于杨全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是有些压力相反转到采购负责人刘小康身上了。
自由者发动机的自主化还未完成,他一个人既负责单价又负责技术。时间和压力像是催债似的撵着他每日忙碌奔波各地出差。紧迫感与疲劳感无时不在,长达三个月的出差中除了有一段时间是和杨全一起,别的时候都是他一个人在外。
一个人承担这么多事,确实不容易。
通过朋友介绍,老师推荐等各种方式,杨全与刘小康招了三个采购助手。这三个人现行跟着一起外出学习经验,当刘小康认为可以单独出师的时候,再交付重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