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囤货电视赚小钱(2/2)
“我们不搞日常生活用品。生活关系密切的大米、鲜猪肉、蔬菜、鱼等这些将会涨价50%以上,这个不搞。我们只搞钢材、水泥、木材、彩电之类的生产用品,这个不是生活必须品。”杨全说道。
“有能耐你去搞钢材试试?你去弄水泥试试?”周爱富坐在被子边吐了一个烟圈怼回说道。
蔬菜是不易保存,虽涨价利润大,但周爱富从没看在眼里。钢材水泥他没倒过,但是也能找到几手后的路子,他认为方式方法应该和他之前倒的服装等东西一样。
钢材水泥的倒爷一般都是有关系的,大多数是“官倒“。官倒一般都是轻取转手暴利行业。曾经某地一旅馆,一位官倒将手中一张钢材提货单卖给同房间另一位倒爷,每吨加价200元。第二位倒爷又把提货单卖给第三位倒爷,每吨又加价200元。这一系列下来,加价好几手。
杨全说:“综上所述,我们只做一个行业,摩托车!”
周爱富说:“合着你半天就得出这个结论啊?摩托车有什么好做的,我宁愿做电视机都不会去选择摩托车的。电视机那是每家每户都希望够买添置,摩托车也不是每天都用,家里经济宽松才会考虑把自行车升级到摩托车。你这个真是认真考虑的?”
杨全摇头说道:“我只要你亲口说出搞电视机,你都说了就不要反悔了。我们不出头,把这个叫给大哥做。现在不给他找个事情做,等下就是他给我惹麻烦,更麻烦。”
杨全从一开始就想到电视机,去年电视机、洗衣机一年销售量超乎市场想象。
400万台的需求缺口让销售得到保证。等抢购吹起来,市场缺口又会造成人们的短缺心理从而加剧了市场上对电视抢购。所以杨全非常看好这个市场,而且电视机囤货一年左右都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黑白电视生产厂家也多,可供选择的方向也多,不仅限于一家拿货,当然彩电是真的非常难购买。
电视机真正开始普及是在80年代,但彩电难买贯穿于整个80年代始终。1986年上半年以前,市场上只是进口原装机和18英寸机紧张,其他归国的国产机还能在柜台上摆得住。
1986年下半年起,商店里宣告彩电无货,同时出现彩电票。1987年彩电票“价格”为200元,后来一张彩电票涨价比一台黑白电视机还贵。
周爱富想到了杨武那个性格,一阵感叹。仔细分析他们三人性格属于一类人,身上流着一个血脉。他们三个都是在找发展机会,找能发挥自己能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
而周爱富他是属于提前几年磨炼,现在可以独自分析。杨全是站在历史过来人角度,解读市场可以找到机会。而最惨的是杨武,空有一腔热血但是没有经验没有金手指。
事情既然定下来,杨全只要准备一笔资金把钱交给周爱富。杨全心里也知道钢铁等物资在接下来一年内涨价,他是生产发动机使用钢铁的量不是很大,但是也要进行做出一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