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生日礼物送相机(2/2)
“等下,我突然有个好的想法。”杨全突然灵机一动,十八岁对于女性而言就是青春开始。这种时光、记忆都值得被记录,而此时有一款相机就正好。
杨全为自己鼓掌。
“什么想法,快告诉我”袁庆礼急吼吼地凑到旁边问道,此刻的表情犹如测试中发现一个问题,缩手无策无法解决时,杨全突然出声说出有个方案可以解决。
他真的是一脸期待。
“死贫道不死队友,再见,我想去忙了”一句话抛下,说完,杨全甩开腿迅速消失在转角处。
“贫道?队友?王八犊子吧!”袁庆礼看着转身不见的杨全,气急败坏地重重骂道。
杨全甩开袁庆礼后,找到卖相机的柜台上细细地看。
80年代相机是小众而奢侈之物,普通家庭努力攒钱要优先买的东西起码包含了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等实用之物。而相机这种相对极度奢华的产品,绝非是一般老百姓买的起的。
如果有拍照的需求,第一时间内想到的,或许是去照相馆去完成拍摄任务,诸如一年内要拍一组全家福仅此而已。
百货大楼摆放的相机种类不多,杨全一眼扫过基本上都是国内品牌。类似珠/江,海鸥、牡丹、长城之类的。杨全对于照相机了解甚少,让大姐拿了款卖的比较好的先看一下。
“凤凰205照相机,卖的最好。”大姐看杨全穿的比较好,不介意的拿出让细细看。
“哎哟,这个好,可以买这个。”正当杨全准备细看呢,袁庆礼偷偷从肩后冒出大声说道。
“你还懂这个?”杨全见没甩掉人,故作刚没发什么,拿起相机直接问道。
“了解,原型海鸥照相机”袁庆礼接过一边摸着一边说道:“前一些年来自全国各地(主要由沪城照相机二厂、沪城电影机械厂、金陵江南光学仪器厂、金陵测绘仪器厂、金陵模具厂五厂组建)的骨干集结在赣东北革命老区大茅山区开始了艰苦创业。
这个工厂就叫“赣省光学仪器总厂。1970年初建投产,直接生产上照二厂205型照相机,用的还是“海鸥”商标。后来江光必须考虑有自己的商标及品牌战略。1983年江光总厂使用了“凤凰”商标。这个是老产品,但是还是很耐用啊。”
“那有没有更好的了?”杨全觉得款式设计不喜欢,确实有点老气。
“有个进口货,要外汇劵”大姐说道。
“这个不是问题,拿出来看看。”杨全不介意这些。
“奥林巴斯u-2,具备自动对焦系统,小型彩色傻瓜相机,要配合柯达彩色胶卷。照出来好看极了。”
“好,就这个。另外胶卷也多拿点。”众多身影中这个小家伙确实不一样,杨全看到外观后直接拍板,连价格都不问,直接确定。
杨全都想好了赠送这个相机,在配合一篇鸡汤文,礼物简直完美。
鸡汤文甚至已经在脑海中补好了,就是之前看到的文章。
【十八岁,意味着什么呢?】
背起行囊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寻找心中长久以来的梦想。
十八岁,是该告别平庸,负起责任的时候了。于是,你学会了走脚下的路,唱心底的歌,不再回避今天的真实与琐碎,学会承担与征服……
如果说从前是一段无忧无虑的人生初始岁月,包含着一份对父母的深刻依赖,那么十八岁以后则是一份对世界的悄然觉悟,意识到“天将降大任天斯人”的重大责任,并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深沉含义及“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重要性;不再一味地去啃书本,而是理论联系实际,调动积极性;不再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而是“君子动口更动手”;也不再是高枕无忧,得过且过,而是心系天下,志在四方。
站在阳光中,你会看到自己渐渐成长,飘洒在阳光中的头发泛着青春的光泽。拥有一分久违的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