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祭庙(一)(1/2)
玉安见余富正和张氏两人半晌无语,抿抿唇,接着道:"女儿知道余家有为朝廷捐赠大笔银两,可那毕竟代表的是余家对皇上忠心,女儿捐的这点银子,只是因为那些正在受苦的灾民,女儿不懂什么国家大事,只想尽自己的一点努力,让他们能穿的暖一点,吃得好一点。"
张氏回过神来,嗔了玉安一眼,笑着道:"看安儿说的,像是母亲舍不得这几百两银子似得。"说着,转头对身边的人道:"去把大小姐这几年的份例都拿出来。"
余富正点头道:"以后安儿每月的银子交给她便是,小孩子的好奇心很强,碰到什么喜欢的东西,也让她手头上有些银子能买。"
张氏笑着附和:"就如老爷说的,之前是妾身考虑不周,忽略了。"
不大一会儿,春樱便把几张银票交给了玉安,玉安也不看,转手便递到了余富正面前,笑嘻嘻的道:"之后捐赠的事,还请父亲帮忙。"
余富正接过银票,看着玉安满是笑容的小脸,只对张氏道:“以后安儿每月的例银涨到二十两吧。”
张氏一呆,面带踌躇:“老爷,余家的例银向来比别的府高,府中嫡出的姑娘们一个月十五两银子,在外面已经是难得的了,现在给安儿涨到二十两,不是和嫡出的公子哥都高了吗?”
在张氏心中,儿子的地位比女儿的高是理所当然的,现在如果给玉安的例银和她两个儿子的一般,只怕会无形中把玉安的地位提高不少,最起码在下人们眼中,和她的两个儿子没什么区别。
余富正不在乎的道:“都是嫡出,分那么清干嘛?各府自有各府的规矩,我们余家为女儿涨个例银,别人还能说什么?”
张氏呐呐的张张嘴,余富正是当家的,他决定了事,她是没法子改变的,况且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每月多给玉安五两银子而已。
余家,最不缺的便是银子。
不管张氏心中怎么想的,玉安已经满是笑容的谢过了余富正,能多五两银子是五两,难道还有人嫌银子多不成?
第二天,玉安从功德院中出来,便见阿雄等在门口,不由奇怪,相问之后,阿雄只拿出一个香囊,交给玉安,道:“大小姐,老爷说让您拿着这个,不要多问。”
玉安打开,见里面像是昨日她才给余富正的银票,不由皱眉看着阿雄,阿雄笑嘻嘻的道:“大小姐,老爷自有安排,您只管听着便是。”
玉安点点头,余富正也算是条狐狸,她虽有前世的记忆在,可对于余富正这个本土的人士来说,她还差得远,况且余富正此时又不会做什么不利于她的事。
安心的收下这些银票,玉安对阿雄道:“阿雄只管去回父亲,便说女儿一切听父亲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