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张氏的目的(1/2)
见玉安等着回答,小丫头不由更急,"砰"的跪了下来,一个劲磕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玉安虽然适应了这个时代的尊卑,但还没碰到过才说了两句话,便跪下一个劲磕头求饶的情景,心里涌起反感厌恶之情,便没了以往平和的心态,也不叫起,直接问道:"你这是在干嘛?我又没有责罚与你,要让别人见了,还以为我是那等娇蛮任性不讲道理之人。"
小丫头磕头的动作一僵,起也不是,继续磕头也不是,便呐呐的愣在了那儿。
玉安暗自奇怪,这么木纳的人怎么能进了静逸院当差,小丫头不开口,她还想着请过安回去睡觉呢,"母亲可睡下了?"
小丫头懦懦的抬起头,还显嫩稚的脸上挂着惶恐,正打算答话,却满是惊讶的盯着玉安身后,微一愣神,已是低头道:“奴婢见过老爷,见过夫人。”
玉安一怔,身后有人?她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听到?刚转过身,便听到卫嬷嬷的声音:“给老爷夫人请安。”
玉安这才借着昏暗的灯光看见面前的人影,心里直觉怪异,却也没多想,只是上前两步行礼,谁知还没开口,张氏便抢先道:“这是怎么了?我和老爷出去才不大一会儿,便又是下跪又是求饶的?”
顿了顿,她面上露出温柔的笑意,伸手叫过玉安,"可是又有那不懂规矩的,惹我们安儿生气了?"
玉安抿了抿唇,如果是不了解她们母女真实情况的人,听得这话,定会以为张氏是个温柔可亲,疼爱女儿的好母亲。
可玉安心里却心里一紧,张氏口中的"又"是什么意思?想起刚回到余府那段时间,她曾以不懂规矩为名,借由张氏处置了两名丫头。
当时,便把张氏气了个不轻,却因为她的理由站的住脚,张氏只能忍下那口气,只怕现在张氏便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想给她一点教训而已,顺便再在余富正跟前上点眼药水。
相通了是怎么一回事,玉安心中一松,扫了眼旁边面色平静的余富正,她笑嘻嘻的开口,带着小女孩特有的软嚅:"母亲,不怪她,是女儿不懂事,适才回来向母亲请安,谁知母亲不在,见这院中只有这一个丫头在,便叫其来询问,这丫头也是个胆小的,听到在她看守院门期间,当家主母突然便不见了,只当是自己的失职,这才一个劲的哭了起来。"
玉安看着仍跪在那儿的丫头,道:"说起来,都是女儿的不是,突然间见不到母亲,情急之下难免语气不好,母亲,您便饶了这个丫头吧,女儿以后一定修身养性,不再乱发脾气。"
张氏瞧着玉安巧笑嫣然的面孔,一口气堵在喉咙,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哼,她真是小瞧这个女儿了,本以为年纪幼小,从小又是在山上长大,定没有多少见识,心思也没有从小生活在后宅中的人深沉,却没想到只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便把她说成不讲理之人了。
她要是还以这个丫头不懂规矩为由头做出点什么事,传出去,别人定会认为她心思狭隘,女儿都求情了,她还一味的追根究底不肯放过一个上不了台面的丫头。
知道这次自己只能忍下这口气,张面带笑容道:"既然安儿这么说了,母亲依你便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