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如何认知的(2)(2/2)
你们看过动物训练师吗?只要通过某个声音,或者某个动作,就可以指挥动物做什么事,传感系统,就是通过环境里面的声音或者图像之类的东西,传感给大脑的控制系统,本身的原理,就是这么简单,只是大脑的功能强了之后,会对画面进行切割统计,做出更准确的传感而已。
什么叫画面切割,就比如,我们小时候不听话,做错了事,父亲拿着板子来打我们,这整个画面,有父亲拿木板,父亲生气的样子,包括我们做错了事,这些统统加一起,才是导致我们挨打的直接后果,画面切割之后,父亲发怒的样子,我们做错事,父亲拿木板,这些片段,会单独切割出来,然后脑对这种片段进行统计,通过统计学,对每一个片段,做一个数据传感精度标记,那么我们大脑,就可以在遇到任何一个片段的时候,预测出我们挨打的可能性。
这就是高等大脑才有的对画面切割统计功能。
我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报道,就是之前伦敦大学,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证明,人的大脑对记忆的储存,是以一种碎片的形式储存的,我大概复制一点给你们看。
英国科学家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人脑可以通过一个特殊机制将分布在脑部不同区域的“记忆碎片”组合在一起,形成人们平时脑海中的完整记忆。
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对26名志愿者进行了记忆测试,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他们脑部进行扫描,以观察记忆过程中脑部不同区域的反应。
研究人员发现,大脑的海马体在记忆形成过程中起到中枢作用——由于人们对此前经历事件的印象被分割成多个细节碎片“存放”在脑部不同区域,海马体等于是一个“总装配工”,将这些碎片集中装配起来,重构对整个事件的完整记忆。
之前,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网站上,又看到一个论文:9月3日,《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题为《猕猴对自我身体表征的统计推理》
这文章写了一堆,看的头疼,不过这种信号传感,还真是统计学,是统计环境的信息传感的。
把这些实际的实验结果,跟这些原理结合起来,答案不就显而易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