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解决的办法(下)(1/2)
张月霞一愣,她完全不知道张毅为什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居然会向她提问,不过还是淡淡的说道:“什么问题?”
“张科长,是这样的,以前的在看书的时候知道因为攀帮的关系,所以一般帮脚都会空余出6-8个毫米的帮脚,用来和中底粘合,也就是说这部分的材料其实就是压.在中底上的,就是不知道咱们厂的帮脚是6毫米呢,还是8毫米?”张毅走到张月霞的身前摸了摸头,不好意的道:“您也知道,在中底的外层咱们还要加上一层大底,只要帮脚粘合的好,其实无论里面粘合的是什么都不重要!”
作为技术科的科长,张月霞显然是早已经想过了这个问题。
通常而言,除了诸如包子鞋(中底和鞋面直接缝合的特殊鞋类)一般来说在帮脚的位置都会留出一部分的帮脚留余,目的便是通过胶水和中底粘合。
而这部分的帮脚其实就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粘合,除了粘合之外根本就没有其他任何的作用。只不过庆军厂为了节约材料,所以帮脚留的比较少,只达到6毫米的最低标准。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39码和36码之间的码差也正好是6毫米,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在攀帮的时候鞋面的帮脚正好盖住楦头,而空余的帮脚那简直是一根毛都没有。
既然没有空余的帮脚,那么自然就无法进行粘合,这一部分的鞋面在她看来除非是直接做成36码的鞋,除此之外几乎就是废料。
张毅能问起这个问题就足以说明张毅对制鞋的工艺是十分了解的,在张月霞看来,张毅之所以这么问其实就是抱着帮脚是8毫米的想法,如果是8毫米的话除开6个毫米的码差,那么还会剩下2个毫米的操作空间,如此一来这个材料下错的问题无疑就迎刃而解了。
想到这儿,张月霞不禁对张毅高看了一眼,脸上也缓和了一些。
心说这个小伙子果然不愧是学过设计的,虽然只是自学,但是基本功也算比较扎实,心里顿时就升起了爱才之心,想着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张毅真的不错的话调到技术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你的想法很不错,我想你打的应该是帮脚的主意!”张月霞无奈的说道:“只是为了节约材料,我们的帮脚预留只有6个毫米。”
张月霞没有继续说下去,她相信,张毅既然懂制鞋那么就完全应该明白,除了换料基本上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事实上在场的都是老鞋匠,特别是像江云武这帮人,可以说是在鞋业几乎干了一辈子,虽然不懂设计,但是对于鞋的构造简直就是门清。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拿到样板,他们就能精确的算出用量、甚至脑海中都能勾勒出一双鞋的图形。
如果真的有办法解决问题的话,那么他们也早就想到了,也不会如此的尴尬。
然而张毅却仿佛并没有半分沮丧的样子,朝着张月霞点了点头,算是谢过了她的指点,然后才重新走到郑副厂长面前道:“郑厂长,我的问题问完了,那么我就说说我的解决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