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临时工与正式工的区别(1/2)
事实上其实在厂职工利用工厂的边角料、废料做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隐性的福利。
毕竟国家不是提倡说我们要以厂为家嘛,既然厂子都是自己的家了,那么废物利用一下自然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更何况大家伙都是老鞋匠,做了一辈子鞋别人都能穿轮到自己当然也能穿,只不过别人需要用钱买,而鞋厂的工人师傅们则是自己动手。
像江文这样拿一点儿边角料做点鞋出来卖的情况并不罕见,严格上来说就是工人们捞取外快的一种途径,只不过一般大多都只是做个三五双换点钱贴补家用而已。
而江文他们几个显然就做的有些大了,整口袋的弄显然已经把这种小福利当成了工作,在张毅看来也许现在还没人说什么,可是只要时间一长,绝对是不可能做下去的。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实际上对于工人来说大家的工资都差不多,可是一个个当牛做马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结果还没人家几个小青年赚的一半,任凭谁心里也想不过去。
并且对于厂子里来说,一个工人弄个三五双的材料还在理解的范围之内,可是你特么成批量的弄哪怕只是废料那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出于这样的原因,厂子里的领导自然不会不管,而结果就是这门生意做不下去。
在前往江云武家的过程中,张毅也稍微的向江芸打听了一下江文他们的情况,结果和他所想象的还真差不多,不过其中却还是有一部分情况和他预料的不一样。
原来江文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产自销,相反的来说更像是集体合作的这样一个方式。
因为工人师傅们的工种不同,所以他们每一个人的分工就不一样,而制鞋本来就是一个工序十分复杂的产业,通过一个人是非常难自行完全生产出来的。
所以他们就联合了一些厂里的想要赚一点儿外快的工人子弟来进行组织生产,然后将成品鞋通过在菜市场或者一些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售卖。
而这样的方式姑且不说是不是侵占了厂子里的利益,但是确实让他们手里有了一些闲钱。
张毅自然是看不上这点小钱的,他所感兴趣的是江文居然想到了利用手里有限的资源来创造利益的想法。
要知道就在今天的时候,邓公南巡讲话的时候就已经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从而带动共同富裕,所以说从这一点来看现在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以前的所谓做生意就是资本主义的论调已经完全被消灭了。
所以在张毅的想法中,江芸的大哥江文虽然做鞋的技术可能不怎么样,但是头脑绝对非常灵活,还真是一个做生意的好料子。
庆军厂的住宅区并不远,很快两人便有说有笑的来到了江家门口。
一进门张毅就看见坐在木椅上的江云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