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合水县城内(2/2)
这些人屡屡散播失败情绪,不管他们是真的害怕还是另有企图,反正陈光先把他们全部定性为流贼奸细。
花了一番功夫总算是稳定了秩序的陈光先,总算可以开始观察城外的来人。而这时合水县知县施乔旃赶了过来,向陈光先问道:“陈将军,听说有流贼正在冲过来?”
“他娘的,哪里是什么流贼,来的是一支官军。刚刚是一伙流贼内应在造谣,已经让老子给剁了。”陈光先已经观察清楚了城外来人是谁,所以他汇报了状况后,又同时把自己刚刚干的事情说了出去。
施乔旃看了看旁边悬挂的几颗血淋淋的脑袋,作为知县的他,认出了这几人是自己治下的居民。平时他们的胆子很小,万万不可能去做流贼内应。
不过施乔旃知道如今形势危急,需要用这几颗脑袋示威以稳定人心。所以他没有多作计较,而是站在了城墙边也向外望去。
只见一支约有三百余骑的骑兵部队,正迅速向合水县靠近。他们秩序井然队伍整齐,行进间没有出现丝毫混乱,一看就是一支精锐部队。
只不过施乔旃没有看到带字号的大旗,所以无法判断这是哪里来的人马。他向身边的陈光先问道:“陈将军,这是哪来的兵马?”
“还不清楚,对方没有打出什么带字号的大旗。一般的官军我也见过不少,但是很少见到如此精锐的。我担心会不会是流贼假扮官军,来骗开城门的。”陈光先没有看出对方来历,同时担心周围其他人瞎想,只能轻声的向身边的知县回答道。
听闻也有可能是流贼假扮,施乔旃想起之前华亭县就是被流贼假扮成官军攻陷,华亭县的知县徐兆麟最后也被朝廷治罪。想到这里,施乔旃又想起了前任合水县知县蒋应昌,虽然之后神一魁被招抚,蒋应昌也活着回来了,可是他最后的下场也说不上好。
施乔旃已经下定决心,假如此次真的城破,自己绝不失节苟活。而自己在县衙的家人,也已经准备好了柴火。一收到城破的消息,她们就会自焚殉难。
就在施乔旃还在瞎想时,城头上有名眼尖的丁壮,看到了城外官军的旗帜。恐怖的回忆立刻浮现了出来,他惊恐的喊道:“是流贼,上次攻进城的流贼,也有人举着那面旗帜。”
恐慌的情绪再次扩张开来,只是因为陈光先的家丁们拔刀站在身后,刚刚被杀的流贼“内应”的尸体也还在一旁,所以他们这次强忍住了逃跑的冲动。
施乔旃立刻把那名大喊的丁壮招到眼前,急忙问道:“你是怎么知道是流贼的?”
“黄边黑底七星旗,是上次神一魁攻城时,一伙流贼举的旗帜。”丁壮不敢有所隐瞒,立刻把知道的说了出来。
施乔旃再次确认对方没说谎,看到城外的“流贼”已经快到城下,连忙向身边的陈光先喊道:“陈将军,那面旗帜流贼举过。城外那些人是流贼,千万别放他们进城,快准备铳箭射他们。”
对于施乔旃的话,陈光先没有立刻回应。他倒是想到了什么只是不太确定,因为他只是有一些耳闻。
可是施乔旃不愿意再等,连忙命令他手下的壮丁准备放箭。
这时陈光先看到城外的队伍停了下来,并且派出了一名骑兵过来。所以他止住打算放箭的壮丁,同时对施乔旃说道:“施知县你冷静一点,城外的人马没有攻城的打算。那面旗帜我好像听说过,而且流贼不会蠢到打自己的旗帜来骗城。”
这时城外那名上前的骑兵已经来到城下,他开口大声喊道:“再(方言,咱们的意思)是延绥镇靖边左营都司张孟金手下的人马,饿家大人要饿来传话,城中的官军快出来和再一起出战。”
“张孟金,对了就是张孟金,前阵子屡立战功的降丁头子。他的人马就是举着一面黄边黑底七星旗,他以前是神一魁的部下,所以他也打过合水县城。施知县应该就是这样,所以城中的丁壮对他们的旗帜有印象。”听到来人的介绍,陈光先回忆起了自己之前得到的一些消息。
“陈将军咱们还是确认过印信再说吧,城下的人听着,我们会放下篮子,把你家大人的印信证据放进来。”得到陈光先解释,施乔旃有些安心,可他还是按照流程想要确认对方的印信。
“在饿(我)这里,再(咱)大人盖过印的,你们拿去吧。”城外的骑兵连忙把自己手中盖了印的文件,装进放下来的篮子里。“克里马擦(快点儿),饿还要去回去报信咧。”
施乔旃和陈光先确认后,发现确实没有什么问题。只是知县施乔旃认为流贼太多,城外的官军太少,如今曹将军恐怕凶多吉少,应该把邀请城外的官军进城协防。
而游击将军陈光先有些犹豫,一时觉得带队杀出去可以救援曹将军的人马,一时又觉得把人请进来才可以更稳妥的防守县城。
两人迟迟没有作出一致决定,反而就这样不断浪费时间等下去。
城外传信的骑兵相当不耐烦,不断催促着对方尽快决定。可是城内的两人依然没有讨论出个结果,失去耐心的城外骑兵对着城内众人吐了口痰,转身离开前骂道:“你们一些木囊的瓜皮,看再的吧。”
当这名骑兵回到队伍里,城外的官军部队就传来了一阵类似唢呐的声音。这些在城外摆出三迭阵的官军骑兵,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开始移动了起来。
之后他们缓缓加速,当距离流贼防御队伍没多远时,三个梯次的骑兵队伍,相继上前用弓箭和火枪向流贼展开了攻击。
堵在他们面前的流贼步卒,也用手中的铳炮矢石不断反击。双方都有人马被击中,可是相比装备精良又秩序井然的官军,防御的流贼损伤明显更大。
同时可以看出,官军若是有人倒下,其他人仍然会严守自己的岗位。而流贼若只是有人负伤,周围的人也会担忧不已,连忙躲避开来。
似乎是已经摸清了对手的脾气,在又一轮火铳和弓矢骑射过后,官军第二阵的骑兵队伍里突然响起一阵牛角和变了曲调的唢呐声。
收到讯息的官军骑兵没有丝毫犹豫,他们穿过第一阵骑兵的队伍,高举着手里的马刀冲了过去。
堵在他们面前的流贼人马,在上一阵官军骑兵的射击下,已经出现了不稳。当他们看到迅猛杀过来的第二阵骑兵,对方马刀在太阳底下反射出的耀眼光芒,以及作为一个整体猛冲过来的气势,一瞬间就让他们之中大部分人失去了抵抗的斗志。
大多数流贼还未与官军接触,就纷纷转身选择逃跑。少数一些本来打算顽抗的人,也被己方崩溃的人群给冲垮。
官军第二阵骑兵们,几乎没花多少力气就击溃了眼前的敌人。而他们身后的其他官军骑兵们,则是通过这个刚刚打开的缺口,迅猛地杀入了还在发生激战的南原战场。
而在合水县城头上观战的人们,则是目瞪口呆地看完了这一场一边倒的战斗。知县施乔旃和游击陈光先互相看了一眼对方,马上就传令下去,城中的兵丁和有胆的丁壮立刻打开城门,迅速向南原战场进行支援。
ps:注一:虽然在未来诸多野史,诬赖曹化淳开门投敌。可是至少在这个时间段,曹化淳还算是一个比较有能力,名声还稍微过得去的太监。毕竟曹化淳平反魏忠贤时期的冤案,为他赢得了不少正面评价。
而且相比于夸夸其谈的人,明末的曹化淳确实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办事人。崇祯也称赞他“公清直亮”,把诸多事务交予他处理。曹化淳整顿的京营时,也提拔出了孙应元、周遇吉、黄得功这样的人才。
而修建拱极城的费用,大部分也是他想办法募集的。即使清兵入关后,也曾经几次上疏清帝,希望能妥善处理崇祯的陵寝,同时拒绝了清朝的招揽。不过他毕竟是太监,在明末的环境下,骂太监毕竟是政治正确。所以即使他作出了这么多努力,也依然不会得到士大夫集团的真正尊重。
至于崇祯吐槽文官的这段话,其他史料也有类似记载。比如此段出自《明史》本纪的卷二十三。在《春明梦余录》卷四十八,都察院提刑按察使里面,还有一段“你们外臣果肯做事,朕何必要用内臣”,这样稍显口语化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