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章 三千里路云和月(三)(2/2)
李政委(大家可是把那拗口的团长政委的称呼给改了过来)非常满意整支部队的精神状态。这周大少团长太会鼓劲了:一路上,他不住地叫三个大队把一些才学会的非常鼓舞士气的歌曲唱起来,还互相挑逗拉歌,气氛那是一个热闹。像啥子《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防空团军歌》(就是那首周大少团长篡改的《歌唱祖国》),《精忠报国》,《有一个道理不用讲》等等,部队官兵都十分喜欢。真是越唱越起劲,越唱整个队伍逐渐潜移默化成了一支团结友爱士气如虹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崭新队伍。
8月上旬,自从平津失守以后。日本关东军一部北上南口、张家口,威逼察、绥,即图解除后顾之忧,又为南下山西预作战略准备。同时华北日军20余万人的攻击矛头,已直指中国铁路的两大动脉---平汉线、津浦线。
北上南口、张家口的板垣征四郎中将率领第五机械化师团、独立混成第十一旅团,及又增援上来的关东军三个旅团,非常狡诈的留下部分兵力牵制南口的中**队汤恩伯13军,却悄悄以主力绕攻张家口的刘如明的68军。
刘如明虽然支援南口的汤恩伯不积极,但固守自己的老巢倒也称得上积极,无奈面对优势日军,最终无力回天,张家口很快陷落。南口腹背受敌,汤恩伯无法再扛下去了,无奈下令放弃南口,全军回撤转移。
南口、张家口重地的陷落,察哈尔省无险可守,日本关东军与华北日军在长城内外大会师,就此一支更加凶猛的日军北方战略力量形成了。
8月11日,周大少团长的队伍走到了河北与河南的交界处的邯郸。晚上,通报了有关情况的李政委坐下后,大学生军训团营以上指挥官等无人说话。大家完全没有想到,一周多前,周大少团长在南各庄的那个大沙盘前侃侃而谈的设想的最不好的局面转眼就成了现实:关内关外两股日军合流了!现在就是最愚钝的人都能看出,几十万庞大的日军精锐师团下一个进攻的矛头直指平汉线、津浦线。唉,不知道这次最高领袖咬着满口假牙巴,痛下决心调配在沧、保一线的平汉线和津浦线上的已经多达80多个师的中**队(有一部分中央军,再加上像宋哲元等一些杂七杂八的地方军阀部队),能够抵抗多久哈?!
就在大家把目光投向周大少团长的时候,正喝着香茗的周大少团长放下茶杯子,吐出一句让大家摸不着头脑的话来,“哥子们啊,咱们得参加一场赛跑比赛了啦!”
李政委毕竟是教官出身,好歹猜出了点意思,惊奇道:
“不至于吧,平汉线沧、保一线,就有刘峙上将率领的第二集团军、卫立煌将军率领的第14集团军,还有宋军长余下的七八万人。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40多个师了,总能抵一阵子嘛!?”
周大少团长苦笑道:
“我中**队基层官兵忠勇可嘉,有拼死报国之心,甘洒热血卫中华自不必说。可大家想想,排除我军战前总是摆出一幅被动挨打的消极防守态势和敌我双方悬殊的装备优劣。大伙是不是觉得总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部队,吞噬着无数英勇无畏的士兵们的生命,摧毁着我们一次次胜利,带给我们一场场失败的东西!”
大家齐齐点头,是啊!还真是有这么一种奇怪的感觉,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总把中**队拖向失败的泥潭。周大少团长沉思半刻,说道:
“我记得美国驻华武官史迪威上校(就是那个后来声震中国战区,却与最高领袖闹得不欢而散的那位)曾经说过,中**队有最勇敢最优秀的士兵,但很可惜他们没有好的长官。因为在他们的长官眼睛里面,总是私心大于公心,全局服从局部,时刻图谋自保,不管友军洪水滔天。你们说,这平汉线上分成像四五个手指头的四五个重兵集团,散成一盘散沙似的时刻图谋自保的四五十万人同已经捏在一起的一个大拳头打,谁胜谁负不是不言而喻嘛!
对了,这还提醒了老子。老子这么些学生军加一些伤病员的队伍哪里跑得赢这些长跑健将啊!明天无论如何要联系一趟火车,哪怕货车也行。咱们坐回火车到武汉。时间不抓紧不行啊,东面要出大太阳了!散会吧。”
周大少团长说完端起茶杯就走了,留下来一屋子对他的话莫名其妙的人们。
(谢谢各位书友你的鼓励是老鹰飞翔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