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宿命(2/2)
余家不是大富之家,仅仅是书香门第,残念的父亲酷爱古琴,是一位很有才气的琴师,作为独子的残念,不免也被感染,5岁开始学琴,余父怕小儿幼嫩的指肤受不了,领着残念,找上江湖好友殷常昊,拜入师门,初学武艺,锻炼骨骼。此后,残念的生活中只有琴与武学,少儿的嬉戏撒娇,自5岁告终,以至于,看似孩子的他,却有着不似孩子的内敛。
小苏就是那种从小死了父母的孤儿,他只知道自己姓苏,因为缺乏营养,个子较小,与他一起乞讨的乞丐就叫他小苏了。
残念与小苏就是一对不可能在一起的存在,即使偶有在大街相遇,那也是擦肩而过,或者是乞讨与施舍的一瞬间。如果不是余家被灭,古琴被取,宿命不会开启。一切机遇,谁受的福,谁种的祸,都不是他们年龄层次可以去想的。他们想到的,只有眼前。
当小苏从残念口中得知,因为他的“好心”把人家的琴带走了,所以,残念要寄居在这,自知愧疚的小苏义不容辞的留下了残念。
残念居住后,逐渐发现他的忍耐到极致了,就说温饱吧,小苏每天一个包子,毫无进取,现在增加了残念,最多,小苏带回了2个包子,虽然残念不知道他的包子是哪里来的,可是,这对于食量非常好的残念来说,是件很痛苦的事,每当看到小苏屁颠屁颠献宝似的给他包子,他实在想对他说,无需黑衣人找上门,自己就先饿死在这了。碍于自己又不能抛头露面,引起注意,所以,残念还是决定,借小苏之手,自力更生。
打定主意的第一天,残念把身上值钱的玉佩给小苏去当了,换了些有用的用具,包括渔网。小苏很新奇的拿起渔网去东边捕鱼,一天下来,小苏非常满意的兜着鱼给残念。残念一看,嘴角*,最后,精心准备的烤鱼用具只能成为顿猫鱼,凑合着填肚子。
第二天,残念凭师父那学到的一些野外生存技能,耐心的教小苏野菜的识别,小苏乐颠颠得背着小竹筐,去西边野地上挖野菜。太阳西落,小苏背回满满一筐野菜,颇有成就,跟残念抢着去煮野菜了,几碗下肚,残念吃的上吐下泻,头昏目眩,要不是自己及时运功将毒逼了出来,估计可以提早去见他父亲了。事后,残念在野菜中发现几株附子。小苏食量小,很幸运没吃到附子,所以逃过一劫,只是很委屈的看着残念,残念无语了。
前车之鉴是可怕的,有过教训的小苏无比认真的开始捕鱼,挖野菜。每天弄得脏兮兮狼狈不堪,看在残念眼中即是难受也是心疼。为了犒劳小苏,残念半夜出门,到了天明,小苏都可以看到身边堆着各种果子,而残念就呼呼的睡在一边,显然很累。小苏不觉幸福的笑了。
他们的关系慢慢变得和谐起来,其中,更多的是一份说不清的感动
“残哥哥,你在画什么?”小苏如平常挖野菜回来,就看到残念在最近新增加的桌子上画着什么
残念写好字后,拿起纸条,吹干墨迹,纠正小苏“不是画,我在给师父写信”他们的现状不能长久维持,他自己也不可能一直呆在这
小苏仰起头,大大的眼睛里写满了敬佩,残哥哥的字好漂亮哦。小苏指着纸条角落的两个字,高兴的说:“这个念‘师父’吗”
“余铭”残念卷起纸条,从笼子里抓起信鸽,塞进腿脚上,回头就看到一连垮着脸的小苏。孩子是有感情的,最近的相处,他早把小苏当着亲弟弟一般,所以,他会带他一起走。“小苏,等我师父来了,我这的危险也可以解除,到时,我求师父带你一起回去,教你学字,好不?”
垮着的脸迅速恢复明媚:“恩”他又想起刚才那两个字。问“残哥哥,余铭是什么。”
残念放飞手中的信鸽,心里顿觉踏实起来。他认真的对小苏说:“余铭是残哥哥的名字。“
小苏糊涂了“残哥哥不是叫残念吗?”
“恩,为了引人耳目,我才用了残念,”
小苏似懂非懂,残哥哥有两个名字呢。
余铭他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