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投笔从戎 上(2/2)
李保这话说得在情在理,如今黄盛不过是八岁的幼童,就算得了个小状元的名头,又怎知成人世界里的龌龊。甚至李保还把自己扯上,以此来证明若非你们这些大人的脑子里全是勾心斗角,又怎能从这原本属于凄美爱情故事中的词曲里找出大不敬的罪名来。
而李漼也从李保话中的最后一句听出了意思,便问:“若是九郎修润,当如何?”
李保急忙跪下道:“请父皇赐笔墨。”
李漼自然点头,便有宫人献上笔墨,李保接过李漼手上的诗词,装作苦思的样子,然后就在“马蹄声狂乱”之旁写上了“蹄声震霄汉”,又恭敬的奉还。
李漼接来一看,眼前便是一亮,朗声读了出来:“谁的江山,蹄声震霄汉……好!”
百官一听,倒也觉得不错,更有懂得察言观色的人立时阿谀如潮,直道李保这句修润果然上佳,甚至根本就是画龙点睛之笔。百官知道当着老子夸儿子,可不会犯了李漼的忌讳,自然不要本钱的大夸特夸,而其中却有两人很不高兴。
这其中一人,便是把这句大不敬词句揪出来的路岩,另一人则是站在李保上首的兄长郢王李偘,见李保居然借此反博一彩,两人的脸色极度难看,若非两人的亲爹都还健在,只怕他们此时的表情直接可以描述为死了亲爹一般。
两个贱人对视一眼,路岩暗中摇头做了个暗示,李偘怒得双手握拳,连指甲陷入肉中也浑然不觉。
而这边厢,李漼对百官的奉承自然全盘接受,当即就赏了黄盛明珠一斗,织锦十匹,山参十斤,笔墨纸若干。连带李保也得了一套笔墨纸的赏赐,就算他的修润真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也不能得到比黄盛还要高的赏赐,否则这就显得李漼有些偏私。
随后,李漼又让路岩重新抄录了一份,让百官传阅。
如今黄盛不但是铁定的永寿公主驸马,又是李漼认的义子,百官对他的夸赞自然也不能吝啬,不少粗通文墨的官员看了之后,便大势评论起来。什么词锋新锐、稚气未脱、不拘一格,纷纷潮涌而来,甚至和黄盛有过一面之缘的康王居然直言道:“以臣弟看来,这等妙词也就只有小娃娃才写的出。不过,也只有十三郎这等的小娃娃,才写的出如此的妙词。”
康王这话好像哑谜一般,众人听得都是哑然失笑,倒是李漼知道自己兄弟,便道:“贤弟既精于此道,不若与朕细细评说一番?”
康王却是摇头道:“臣弟懂行不懂说,细细评说就不必了,便说十三郎这个词,有骈四、有五言、有俪六、有七律,最长这句竟有十一个字,与臣弟所知的乐府词牌皆不吻合,也就只有绿竹这厮才能谱这曲子。”
“绿竹何人?”李漼忽然问道。
康王则顺口答道:“不就正是十三郎的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