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他想念她的柔软(1)(1/2)
贺黎国祯帝十年宁城
连日来的阴雨连绵搅得人心神不宁。
放在往常这样的天气,宁城的街道上的行人必是少之又少。可今天街上的行人却是络绎不绝,倘若细看,就能发现他们都朝一个方向跑去。
那里便是这几年建起的议政楼!
说起这议政楼,贺黎国的百姓又不免津津乐道一番。
议政楼乃三年前皇上亲自下旨筹建,此楼专供忠君爱国之士议论朝政。凡在议政楼每月月末的品茶会上见识不凡者,可得朝中重臣乃至皇上的接见。
富有学识、见底超群者,或得到赏赐、或予以官职。
三年的累积,让宁城议政楼名震全国,全国有志之士无不来此跃跃欲试。
今天不是一般的日子,正是有志之士不敢错过的品茶会。
半年前起皇上下旨,命全国最博学的正直智者主持品茶会,再命两位文书从旁协助,记下当时会上的非凡见解。其后由四人共同整理成册、呈给皇上过目,若皇上满意者则会召见。
至此,品茶会已成为欲直登青云者、入朝为官者的又了一个最佳途径。
议政楼一共两层。
以一楼正中心的十尺圆台为尊,顺着圆台东南西北四方由近及远安排座次。一楼的椅子与椅子间相隔两步之距,如此摆放下来一楼能坐下两百三十余人,二楼顺着围栏摆放也可坐上七十人。
一般而言圆台上的四把椅子,是留给两位有学识的长者和两位文书。若你坐的位置离圆台越近,就显示你的学识丰富、颇有地位或声誉。
若是寻常日子如此败坏的天气,议政楼的椅子不会坐满。
可今日连一楼门外都挤满了人,见到如此场景,不得不叫人感叹——贺黎国的有志之士越来越多啊……
楼内坐着的人等的是心急如焚,却也未曾表现。一个个都看似无事的谈笑风色,直到——“让各位久等了,老夫和家弟在此向大伙儿赔个不是。”
“先生客气,学生等愧不敢当。”
所有人的站了起来,迎接主持大会的梅林二老——万俟伯康、万俟叔泰。因二人所居之地种满梅花,世人便尊二人为梅林二老。
这两人的才学名满贺黎国,但凡读书人无人不知二人大名。
两人已年过花甲,从先帝在位时便传道授业。教过的学生有如过江之鲫,其中不乏当朝重臣。也因此来议政楼的学者儒生,都要尊称二人一句“先生”。
“坐。”
待二人和同样姗姗来迟的两位文书落座后,议政楼的众人方才坐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