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传闻(2/2)
“卓侍妾怀抱中子,皆封侯,弄以金紫。”
与此同时,为了巩固自己的后方,董卓以羌族攻扰三辅的理由,置汉安都护府,总统西方诸事。
至此,因为司隶地区对董卓的暴政的不满,则开始流行这样的一句童谣——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而汉庭朝中人人对董卓的做法非常不满,许多人密谋除掉董卓。
一日,越骑校尉伍孚来晋见董卓,由于伍孚也算是名士,所以董卓对他相当客气。
接着伍孚在相府里向董卓献媚的说了很多话,令董卓大感亲善。然后伍孚告辞,董卓便起身送他到门口,亲切地用手抚摸着他的脊背。
此时伍孚杀机立现,趁机抽出利刃向董卓刺去,但是没有击中,反而被董卓制住了他的手。因为董卓是西北军头出身的,反应是很敏捷的,并且力气是很大的。
此时董卓奋力反抗,并且呼唤左右等人捉拿伍孚,待人来后大家拿住了伍孚,董卓生气的大骂着——
“你想造反呀!”
伍孚则是大义凌然的大声回复着——
“你不是我的主子,我不是你的奴才,怎么叫造反?反倒是你,欺凌天子、威压群臣、施暴百姓,刺杀你都便宜你了,应该把你车裂在闹事上让大家高兴高兴。”
董卓那颗脆弱的小心灵再次受伤了,并且破碎了,因为曹操和伍孚把他伤得太深了。
接着董卓命人将伍孚按照诅咒他的话车裂于市,并且重此以后不在相信那些名士了,每当有人来访,他身边总会有一些侍卫在侧,令图谋董卓的人成功率再次降低了不少。
除了董卓升任相国的事情外,公孙瓒还知道各路诸侯已经渐成汉末之局:
在西南,刘焉领益州牧杀益州豪强巩固自己的势力,开始坐拥益州而观望中原的形势。
在刘焉麾下的张鲁因为母亲很漂亮,并且还因为修习张鲁爷爷张道陵的道法,通鬼神之事,所以经常往来焉家。刘焉因此而任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起兵杀害汉中太守苏固,派兵控制入汉中的大小要道,并且秘密杀害通往益州使者,使其断绝与朝廷的往来。而那张鲁则杀了张修,自领汉中太守,大行五斗米道教。
谜之音:非常怀疑刘焉可能和张鲁他妈有一腿,所以张鲁因为他妈被刘焉上了,受不了这种奇耻大辱才反的。
在西方,凉州韩遂和马腾这两个结义兄弟则割据一方,和董卓的势力比较缓和,互有来往。
在西北,南匈奴配合董卓势力下的牛辅还在征讨并州的白波贼,而张扬则领了上党太守。
在北方,鲜卑人正准备和乌丸人进行一场大战,并州则因为丁原死和白波贼作乱而比较混乱,同时太行山脉的黑山军也纯纯欲动,张燕开始准备占领并州了。
在东北,刘虞领幽州牧但只能统御幽州西方的一部分,而公孙瓒自己则控制幽州东北的地区。
冀州方面,韩馥领冀州州牧,实际控制范围却并不大,只有魏郡地区,其中邺城还是袁绍的根基,他无法管理,并且因为公孙瓒发出了谣言,韩馥和袁绍之间已经有了猜忌。
袁绍方面则控制着渤海和邺城,并且他势力还在渤海周围漫延,投靠他的文臣武将不少。
在中原的雍州、司隶地区则牢牢的控制在董卓手里。其中王匡领河内太守,正在培植势力。
在东方,衮州方面,刘岱领衮州刺史。由于只是朝廷封的刺史对于其管领豫州控制力度不行,各郡均各相为谋。其中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势力比较大,而曹操则在陈留招揽人马。
青州方面,孔仪领青州刺史,而此人和他弟弟北海太守孔融一样是清谈之士,其管领能力可见一般。
在东南,豫州方面,孔伷领豫州刺史。同样管领力度太小。其中汝南袁术和颍川李旻的势力则比较大,而袁术更是明目张胆的向四周扩展自己的势力,随意任免官吏。
在东南,徐州方面,陶谦领徐州刺史,而他由于手中有一支百战强兵丹阳兵,并且和公孙瓒和孙坚交厚,所以他的管领力度很大,连被董卓封为广陵太守的张超这样的当世俊杰也不得不俯首称臣。
扬州方面,刘繇领扬州州牧,虽然他由于身为扬州牧,权力很大,但因为屯于吴郡乌程的聚众万余人的江东山贼严白虎,使得他在扬州威信尽失。
在南方,荆州方面,王睿领荆州刺史,不过他的管领力度则同样有问题,在他属领内南阳太守张咨,武陵太守曹寅,庐江太守陆康,零陵太守刘度,长沙太守孙坚都各自为政,尤其是孙坚更是因为兵强马壮,并且被封为乌程侯,更是一股强大的势力。
交州方面,朱符领交州刺史,但是各地豪强并不听他号令,因为交州地处偏南,其境内山越土人连衣服都不爱穿,更别说听服管理了。而他其麾下交址太守士燮则是一位豪杰,能服众。
在西南,则是云南南蛮的地区了,现在还没有怎么和汉朝进行深入的交流。
而此时天下群雄因为司隶传来董卓残暴不仁的消息,越来越不满董卓的暴行,各地诸侯都在征集兵马,紧锣密鼓的准备着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