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灭蜀全实录 - 转(2/2)
由于蜀汉已经将外围据点兵力撤退,因此钟会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直达汉中。蜀汉以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兵各五
千。钟会派遣护军荀恺、前将军李辅各统万人,荀恺围汉城,李辅围乐城。⑧钟会自己率领大军直扑阳安关,至汉川,祭诸葛亮之庙
,令军士不得於墓所左右刍牧樵采。⑨汉、乐二城为诸葛亮所筑,魏军攻打不下,钟会于是亲自攻打乐城,又派遣胡烈为前锋攻打阳
安关。
当时驻守阳安关的是关中都督将军傅佥和分将蒋舒,蒋舒本为武兴督在位庸碌无为,结果为朝廷派人代替了他,另派其助傅佥把
守关口,蒋舒因此怀恨在心。见到魏军前来,就想卖国出降。⑾其乃诡谓傅佥曰:“今贼至不击而闭城自守,非良图也。”佥曰:“
受命保城,惟全为功,今违命出战,若丧师负国,死无益矣。”蒋舒本来是想让傅佥出城,自己好乘机献城,但见傅佥不上当,就说
:“子以保城获全为功,我以出战克敌为功,请各行其志。”遂率众出关。傅佥以为他是出战,因此没有防备,那料蒋舒一到阴平,
就投降胡烈。胡烈烈乘虚袭城,傅佥格斗而死,魏人义之。⑿后晋武帝诏曰:“蜀将军傅佥,前在关城,身拒官军,致死不顾。佥父
肜,复为刘备战亡。天下之善一也,岂由彼此以为异?”父子两代皆死国难,光亦足可耀汉乘矣!
傅佥战死,胡烈攻破关城,汉中库藏积谷皆为魏军所有。⒀钟会本来进攻汉城、乐城月余不克,正在窝火,却听得前面胡烈轻取
阳安关口,那能不喜出望外,也不管汉乐两城,径自长驱直入,向剑阁进军。⒁本来钟会军连汉乐两城都难下,那更别说险要在两城
之上的阳安关了。钟会的处境比建安二十年的曹操更糟,姜维之策亦可保全汉中,可偏偏天不佑汉,钟会获得了和曹操一样的运气。
①秋八月,军发洛阳,大赉将士,陈师誓众。将军邓敦谓蜀未可讨,帝斩以徇。(《晋书,文帝纪》)
②《三国志·蜀志·姜维传》
③魏遣大将军曹爽袭蜀时,议者或谓但可守城,不出拒敌,必自引退。敏以为男女布野,农谷栖亩,若听敌入,则大事去矣。遂
帅所领与平据兴势,多张旗帜,弥互百馀里。会大将军费祎从成都至,魏军即退,(《三国志,蒋琬传》)
④武皇帝始征张鲁,以十万之众,身亲临履,指授方略,因就民麦以为军粮。张卫之守,盖不足言。地险守易,虽有精兵虎将,
势不能施。对兵三日,欲抽军还,言‘作军三十年,一朝持与人,如何’。此计已定,天祚大魏,鲁守自坏,因以定之。(《魏名臣
奏载杨暨表》)
⑤及锺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
助。(《三国志,姜维传》)
⑥蜀令诸围皆不得战,退还汉、乐二城守。(《三国志,钟会传》)
⑦先命牙门将许仪在前治道,会在后行,而桥穿,马足陷,於是斩仪。仪者,许褚之子,有功王室,犹不原贷。诸军闻之,莫不
震竦。(《三国志,钟会传》)
⑧蜀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兵各五千。会使护军荀恺、前将军李辅各统万人,恺围汉城,辅围乐城。会径过,西出
阳安口,(《三国志,钟会传》)
⑨秋,魏镇西将军锺会征蜀,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於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三国志,诸葛亮传》)
⑾蒋舒为武兴督,在事无称。蜀命人代之,因留舒助汉中守。舒恨,故开城出降。(《三国志,姜维传》注引《蜀记》)
⑿蒋舒将出降,乃诡谓傅佥曰:“今贼至不击而闭城自守,非良图也。”佥曰:“受命保城,惟全为功,今违命出战,若丧师负
国,死无益矣。”舒曰:“子以保城获全为功,我以出战克敌为功,请各行其志。”遂率众出。佥谓其战也,至阴平,以降胡烈。烈
乘虚袭城,佥格斗而死,魏人义之。(《三国志,姜维传》注引《汉晋春秋》)
⒀使护军胡烈等行前,攻破关城,得库藏积谷。(《三国志,钟会传》)
⒁会攻乐城,不能克,闻关口已下,长驱而前。(《三国志,钟会传》)
四,沓中归师
在钟会大军分三路进军汉中的时候,邓艾和诸葛绪也奉司马昭之令,各率部众,邓艾自狄道攻姜维于沓中,雍州刺史诸葛绪自祁
山军于武街。①司马昭的战略是:“艾趣甘松(沓中西面蜀军镇戎)、沓中连缀维,绪趣武街(注一)、桥头绝维归路。使艾与维相
缀连;雍州刺史诸葛绪要维,令不得归。”也就是让邓艾和姜维部队保持接触,加以牵制,而诸葛绪则当头拦截。邓艾先遣天水太守
王颀等直攻姜维本营,又命令陇西太守牵弘等邀击姜维前路,金城太守杨欣等奔赴甘松。三路分别针对姜维军的头中尾,倒是严格执
行司马昭战略。可是姜维早就了解了司马昭的意图,那会领他和邓艾的情与魏军蘑菇,一闻钟会大军进入汉中,就率领全军向汉中转
移。邓艾攻头断尾打腰段的计划全部泡汤。断尾的杨欣自然是追之不及,姜维本是天水人,自降蜀汉之后,屡屡出兵光顾老家,身为
天水太守的王欣想着姜维定是恨的牙痒痒,那管什么归师勿掩,连忙缀尾追杀,终于在阴平西北强山的强川口追上。②一场大战,蜀
汉牙门将赵广临阵战死,③此战诸书多云魏军败姜维,但试想归心似箭的蜀军那有功夫和其纠缠,不过是应酬一回就往桥头方向撤退
,魏军如真大败汉军,又怎么会让姜维赶往桥头的途中跟丢目标?王欣等追之不及。蜀军一路东行,眼看桥头在望,却叫一声苦,原
来雍州刺史诸葛绪的三万大军早占据桥头,阻塞道路,候在那了。
本成都令右车骑将军廖化往援姜维,廖化军至阴平(非阴平县,当为《姜维传》“还住阴平”之阴平,疑为桥头东之一关隘),
听闻诸葛绪自祁山——建威——武街一路杀来。廖化由于比诸葛绪晚出发,此时必然无法先抢占桥头,以其之兵力,亦无法硬磕三万
魏军夺还桥头。沿羌水东南而下入白水一线,正是武街——桥头——白水关。蜀汉时“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张莹《汉南记》曰
:蜀有阳平、江关、白水关,此为三关。自古若由陇右南下攻打蜀地,白水关便是当此道之咽喉。往昔光武曾令隗嚣自陇右伐蜀而不
果,便欲走白水一路。⑤两百多年隗嚣还可以推托“白水险阻,栈阁绝败”,但是自刘备攻取汉中后,就把白水至成都的交通建设的
大好。⑥当时诸葛绪要是自桥头东下九十里,就是白水关了,一旦让三万魏军过了白水向成都挺进,那可真大事不妙了。幸亏诸葛绪
是个死脑子,牢记命令是是断姜维的归路,眼珠子只西望景谷迎接姜维,那管白水关方向。廖化军赶忙就地驻守,以防诸葛绪目光扫
向东面,打白水关的算盘。
诸葛绪西待姜维多日,总算盼到,磨刀擦掌,欲与姜维来个了断,那料姜维见前路已断,也不和诸葛绪硬拼,命令全军不再东行
景谷,反绕道阴平县西北孔函谷兵入北道,一副抄魏军后路的样子。诸葛绪果然上当,后退三十里,意图阻击姜维。才摆脱了诸葛绪
的纠缠。其实姜维只入北道三十余里,一闻诸葛绪北上,就立刻退还原地,还军东向,迅速穿越桥头。等到诸葛绪知道上当,还师阻
截,蜀汉已经通过桥头一天了。一日之差,诸葛绪一月功夫白费,司马昭如意算盘落空。⑦
“一步之差,满盘皆输”,此次魏军东堵西追,亏在邓艾西方三路出击扑了空,一步之差,先发制人不成,反被姜维抢了先机。
由于是兵分三路,之后即使追上姜维,也不是全军齐上了,故此仅和蜀军一战,便无力穷追猛打了。由于这样诸葛绪虽然成功占领桥
头,却因为蜀军后面没有追兵,得以大摇大摆的入北道三十里,使得诸葛绪急退。如果王欣等能做到“与维相缀连”,蜀军就不能来
回进入“北道”了,如此不光“艾与维相缀连;雍州刺史诸葛绪要维,令不得归”能达成,就是尽歼沓中蜀军也不在话下。
注一,《华阳国志,汉中,武都》云:下辩县,郡治,一曰武街。但此武街并非武都郡治。《水经注,羌水》云:(羌水)又东
南迳武街城西南……羌水又东南流至桥头,合白水,东南去白水县故城九十里。故诸葛绪所向武街应为羌水流经之武街。
①《晋书,文帝纪》
②《邓艾传》但云:“欣等追蹑於强川口,大战。”由于杨欣、王欣名俱为欣,不知为谁,然观《水经注,卷二十》云:“姜维
之还也,邓艾遣天水太守王颀败之于强川。”当知为天水太守王颀。
③云子统嗣,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三国志,赵云传》)
④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比至阴平,闻魏将诸葛绪向建
威,故住待之。(《三国志,姜维传》)
⑤会公孙述遣兵寇南郡,[一]乃诏嚣当从天水伐蜀,因此欲以溃其心腹。嚣复上言:“白水险阻,栈阁绝败。”(《后汉书,隗
嚣传》)
⑥《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典略》:备於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馀区。
⑦闻雍州已塞道屯桥头,从孔函谷入北道,欲出雍州后。诸葛绪闻之,卻还三十里。维入北道三十馀里,闻绪军卻,寻还,从桥
头过,绪趣截维,较一日不及。(《三国志,邓艾传》)
五,诸葛绪
姜维归师冲过桥头,来到廖化所驻守之阴平,两军会合,决定奔赴阳平关驰援,走到半路得知关城已破。为了避免遭受东西魏军
夹击,蜀军放弃阴平退住白水,同时张翼、董厥两人亦至汉寿,二人本来奉命增援关城,协助外围驻军,但由于成都朝令夕改,令外
围诸军不得交战,两人又闻知魏军还有诸葛绪中路杀来,遂回视驰援廖化、姜维。三路人马会合之后,此刻钟会大军长驱而前,四人
决定放弃白水关,退保剑阁。①
那边魏军邓艾和诸葛绪也于阴平会合,本来五月诏书云云:“蜀所恃赖,唯维而已,因其远离巢窟,用力为易。今使征西将军邓
艾督帅诸军,趣甘松、沓中以罗取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督诸军趣武都、高楼,首尾槅讨。若擒维,便当东西并进,扫灭巴蜀也”②
这生擒姜维的任务本是邓艾、诸葛绪的,可由于两人配合不当,煮熟的鸭子飞走了,反倒是东线的钟会因为蒋舒这个变数,轻取阳平
,立了头功。身为西线最高长官的邓艾脸色自然好不到那去。但是邓艾毕竟久在西方,对于蜀汉地形关隘了如指掌,马上想出一个战
略:
自阴平景谷旁有步道道向南,过平武县至江由,再经左儋道可达涪城。邓艾想趁蜀军方至剑阁,成都姜维等规划未定,称许而入
,占领涪城,直躯绵竹。但是大概由于追击姜维,邓艾军无论在兵力上和士气上都有一定损耗,况且深入敌军腹地不多带点人怎么行?而身边雍州刺史诸葛绪的三万大军既未曾和蜀军交战,又蹲在阴平养得精神十足。
昔年讨伐毌丘俭,诸葛绪为泰山太守,邓艾时任兖州刺史、振威将军,遣其于黎浆拒战叛军。③现在邓艾为征西将军,诸葛绪为
雍州刺史,魏制征西将军统雍、凉两州刺史。④所以诸葛绪可谓是邓艾的老部下了。邓艾本以为邀诸葛绪一同进军江由其必然一口答
应,那知道诸葛绪竟然和邓艾打起官腔,借口命令是邀击姜维,给他的诏令没有叫自己西行。于是所以率军东向白水,与钟会会合。
⑤
诸葛绪出身琅琊阳都诸葛氏,自三国至晋,诸葛氏与琅琊又一大族王氏已经成为当时显赫的“族姓”。⑥而邓艾却是出身屯田部
民属于三等公民,在当时魏国的中正九品正发展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和邓艾一样出身同乡州泰被司马懿破格提拔后,就
曾被钟会之父钟繇当众嘲笑为“释褐乞兒”。⑦对于世族出身的诸葛绪,当然是向同为望族的钟会靠拢。
诸葛绪是一心想靠拢钟会,可是别看钟会一面派人祭诸葛武侯之墓,对姓诸葛的敬礼有加,可面对这位诸葛公却早就打起了小算
盘。在会合诸葛绪后,钟会也必然知道了邓艾的计划,擅长勾心斗角的钟会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钟会一面和诸葛绪
进军剑阁,一面派遣将军田章率领一支部队增援邓艾,“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据《华阳国志》记载
,刘备曾于阴平景谷南的步道设置义守,号关尉。⑧邓艾如果要走阴平道入江由,必然要先攻克该地。”田章所击破蜀军就是平武关
尉的部队。在去剑阁的路上,钟会就以诸葛绪拒绝同邓艾南进为由,向洛阳密告其临敌畏惧、懦弱不进,不久洛阳命令来到,把诸葛
绪装入囚车押送回京治罪,三万军队尽归钟会麾下。⑨
诸葛绪如与邓艾同行,必建不世之功,最后结果却是囚车一辆。但是后来因为钟会谋叛,再加琅琊诸葛氏又是司马家拉拢的对象。其在晋朝任太常,在晋武帝初置宫卿时,又任命为卫尉,孙女入宫为夫人,一门光耀。⑩再回头看邓艾、钟会,塞翁失马,安知非
福,人生无常,可发一叹!
①《三国志,钟会传》,《三国志,姜维传》
②《三国志,三少帝纪》
③《三国志,邓艾传》:毌丘俭作乱,……艾以与贼势相远,非要害之地,辄移屯附亭,遣泰山太守诸葛绪等于黎浆拒战,遂
走之。
④《三国职官表》
⑤《三国志,邓艾传》:邓艾追姜维到阴平,简选精锐,欲从汉德阳入江由、左儋道诣绵竹,趣成都,与诸葛绪共行。绪以本受
节度邀姜维,西行非本诏,遂进军前向白水,与会合。
⑥《晋书,诸葛恢传》:导尝与恢戏争族姓,曰:“人言王葛,不言葛王也。”恢曰:“不言马驴,而言驴马,岂驴胜马邪!”
⑦《三国志,邓艾传》注引《世语》:宣王为泰会,使尚书锺繇调泰:“君释褐登宰府,三十六日拥麾盖,守兵马郡;乞兒乘小
车,一何驶乎?”
⑧《华阳国志》:平武縣有關尉。【自景谷有步道,徑江油左儋出涪,鄧艾伐蜀道也】劉主時置義守。【號關尉】
⑨《三国志,钟会传》: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长驱而前。会与
绪军向剑阁,会欲专军势,密白绪畏懦不进,槛车徵还。军悉属会。
⑩武帝受禅,尊为皇太后,宫曰崇化。初置宫卿,重选其职,以太常诸葛绪为卫尉,太仆刘原为太仆,宗正曹楷为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