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现在军事 苏沃洛夫《制胜的科学》(1/2)
亚历山大·瓦西里那维奇·苏沃洛夫(1730一1800)是俄国统帅。据悉,其一生指挥过60多次交战及战斗,屡战屡胜。其军事思想在俄军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制胜的科学》是苏沃洛夫军事思想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两部分,另有引言和注释,约七万多字。第一部分:分队对抗演习或演习前的训练,主要供军官使用,阐述了苏沃洛夫实施野战对抗演习以演习贯穿冲击的军队训练方法;第二部分:向士兵口授必须的知识,是供士兵用的手册,内容包括苏沃洛夫关于战术和战斗勤务的基本原则。
d观察、快速、猛攻乃战术的三项基本原则
苏沃洛夫提出,军事学术原则有三条:第一观察;第二快速;第三猛攻。所谓观察,主要是指周密地侦察和准确地判断情况。他说:观察,即如何安营,如何行进,向何处冲击、追击和打击敌人。(《制胜的科学》,中文版,28页,解放军出版社,1986。以下凡引自该书只注明页码)他要求指挥官应根据亲临实地侦察的结果,对敌情和地形等情况作出判断。
苏沃洛夫的战术意在发挥低级指挥员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在任何地形行动,并能掌握判断地形和敌情的艺术。所谓快速,是指部队高度的机动性及行动的突然性。他要求部队必须快速行动,指出,钱是宝贵的,人的生命更宝贵,但最宝贵的是时间。又说,胜利取决于两条腿,两只手不过是取胜的工具。有时一分钟可以决定战斗的结局,一小时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
在苏沃洛夫看来,快速行动不论是作为先发制敌的手段,还是作为战术突然性和夺取战斗主动权的手段,都是需要的。战术突然性具有巨大的精神效果,它是弥补兵力不足及获得成功的保证。
他认为,军队的行动不能像鸡那样踱步,需要像鹿那样飞奔;军队应以惊人的速度达成突然性。他曾鲜明而形象地阐释了突然性的作用:敌人没有预料到我们,以为我们还在一百俄里以外,如果我们是从远处赶来,则以为我们还在二三百俄里以外,或者更远的地方。突然,我们如神兵天降,敌人就会晕头转向。冲击,各种兵器一齐上!骑兵,开始冲击!劈、刺。追、截,勿使漏网!(30页)
苏沃洛夫的军队行军速度之快是惊人的,它超过了当时所有行军速度的标准。如由苏沃洛夫统帅的苏兹达尔团,1768年从拉多加到斯摩棱斯克,850俄里路程只用了30天,而且是在11月的阴雨天和道路泥泞不堪的环境中行军的。1769年从明斯克到布列斯特附近的洛基希采,420俄里只用12个昼夜便完成,平均每昼夜行军35俄里。1789年从伯尔拉德到阿德茹德与奥地利军会合时,苏沃洛夫的师在气候恶劣的条件下,渡过4条河,28小时走了50俄里。1799年在迎击麦克唐纳的军事行动中,苏沃洛夫的主力部队冒着使人疲惫不堪的意大利的酷热,仅用36小时就通过了从亚历山大里亚到蒂多内河80俄里的行程。
所谓猛攻,是指在决定性时刻全力以赴对敌穷追猛打。他认为,猛攻就是力量。快速和猛攻是战争的真正灵魂,要求军队在交战的决定时刻最大限度地发挥力量。
在他看来,快速和突然性只是为猛攻准备条件,而步兵和骑兵的猛攻,即全力以赴实施进攻,对敌实施歼灭性的打击,完成追击直至彻底击溃敌人,才能决定战斗的结局。
他还赋予猛攻以精神方面的含义,即奋勇直前,及手足相济,同心协力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在各种冲击中使用冷兵器作战等技术方面的内容。显然,苏活洛夫的猛攻包含了其果断进攻战术的核心。
d射击要少而准,刺刀要刺得狠
苏沃洛夫认为,步兵用两类武器进行战斗:火器和冷兵器,即子弹和刺刀。
彼得一世最先为白刃突击开辟了道路,但其后的一段时期,刺刀的积极作用受到冷落。苏沃洛夫的时代的条令往往将火力的作用置于首位,而在七年战争中,俄国的刺刀则不止一次地决定了战斗的命运。苏沃洛夫不仅恢复了俄军白刃突击的传统,而且第一次赋予冷兵器突击以首要的意义,并使白刃冲击更加完善。
苏沃洛夫不但自己深信,同时还教育部下相信俄国刺刀的力量,相信俄国士兵在白刃格斗中对任何敌人的优势。他说,敌人也有两只手,但他不知道怎样对待俄国的刺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