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踏青桃花山(2/2)
从山梁上左拐,远远的看到一棵盛开的山茱萸,黄灿灿的,实在喜人。这是我第二次看到茱萸开花了,上一次是去万花山的途中。小时候学过的那句铭记心头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花和果子,都是在去年才看到。这就是爬山带来的好处。这句与兄弟情谊有关的花儿,让我看到了就亲切,每次都会重复这句诗。而且重复的不仅是我,几乎每一个看到的人,都在唱吟:遍插茱萸少一人。
今天仍是一样,我和同伴同时背着诗,开心的欣赏着。
树旁就是农家。深山中的农户很少见连成片住的。都是一家一户散居的山里。这户人家靠山顶而建。位置很好,房大院大。这是一户勤劳的人家,院子羊膻味浓烈。我们就在此埋锅造饭。唯一看到的中年男主人,热情的招呼大家,看得出他看到我们到来是开心的。
午饭后,就我们一个队伍是从另一个方向穿越下山的。这一带的山给我的感觉,完全是山里人家的生活环境。合适生存,到处是坡地。途中又经过几户人家,砖房盖的很高大。完全是山下关中农村的样子,周围全是良田,粗壮的果树成林。有很多房子还很新,院子用篱笆圈着,种着大片的各类蔬菜,长势喜人。但大多没有主人,不清楚是都去打工了,还是搬到了山下。从房子的规模看,他们都是勤劳富足的人家。只是觉得他们要盖这样一座房子,得多难啊,那些砖瓦得费多少时间才能扛上来了。就这样废弃实在太可惜了。
继续向前,竟然看到一排两层的砖瓦楼房。从样子上看像是当时的公社什么。离这排房子不远处,还有像单位家属区的院子,成排的房子,周围是整齐成行的树。仍是没有见人,却意外的从村子里冲出一头大黄牛。看到我们后,抬着头,摇着尾,向我们大踏步的迎面而来。那样子像是告诉我们,这里是它的领地。
大黄牛从村子的大路上走来,本来在这深山里是很有意境的,但是我很害怕它兴奋的冲过来要决斗,因此,吓得我落荒而逃。
走进这个小村庄后,从一座房子中走去一位老乡。看到房前屋后,仍是杏花开得一树粉白。路过了那么多的庄户人家门口,走到了这里,面对村庄时,没有了感到人去楼空的可惜。因为我走了这久的时间才到这里,那么,散居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怎么接受教育?
也许,村外的那排房子,是当时的小学也有可能。
离开这个小村庄,继续向下走。远远的看到了对面成片的梯田上种着油菜和麦子。麦苗葱绿,菜花金黄,山坡上牛羊成群。鸡鸣犬吠,从梯田围着的房舍院子中传来。这样的景象,真是让人兴奋不已。终于,看到肥沃的土地上有庄稼了。
院子的主人是一位老人。他说家人都下山了,只有他离不开土地,就在这里耕种。老乡也解开了一路上看到很多盖的很好房子,却没有主人的疑惑。他说是冬天山里太冷。暖和了,老人们就会回来的。反复说:还是山里好,空气没有污染,房前屋后种点菜和庄稼都吃不完。纯朴的老人可能也是久未见人,热情的和我们说不完的话。开心的让我们过些时间再来,可以吃到果子。等玉米熟了,就煮给我们吃。表示这些都是请我们吃的,他在这里种,就是图个高兴,统统不要钱。
听得我流口水了。我连忙表示,一定会来的。那新嫩的煮玉米,我是一定不会错过的。可能是我表示要来时的表情很馋,大有坐享其成的样子,搞得大伙都笑我。我也笑他们太能装了,明明心里也惦记着吃的,就是装着不为所动。哈哈,太好玩了。
这也是这次爬山的整体感觉。虽然是在深山里走,却始终没有感到荒凉。像是在穿越一个个山村,从一户户门前经过。享受了很美的田园风光,和山下一样的生存状态,与现时同步的生活,只是多一份恬淡自然。
我想我会再来的。不为吃的,就为原始自然的风光而来,让自己的心情也放松一下,纯朴一下。
2016-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