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元神(2/2)
成为鬼仙,意味着能活很长时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算得上是长生不死!
自此而起,修行者的神魂开始由阴转阳,每渡过一次雷劫,实力便能产生翻天覆地一般的蜕变:一劫念头纯阳,二劫念生毫芒,三劫念生电弧,四劫一念一世界,五劫心血来潮,六劫破碎虚空,七劫虚空造物,八劫炼魂成神,九劫化雷为水,神魂圆满,成就阳神。
“修炼神魂,我有元神为底,极易入门,但到了附体境界也就差不多了,若要历经雷劫、念头纯阳,恐怕还要些时候!”
杨易眼睛半开半闭,收回一切杂念,将元神的推演能力提到最高。
在他的意识之中,一篇经文浮空铺平,四四方方、三尺长宽,上面的字迹非常之小,仿佛蝇头小楷,不过也非常清晰,如刀刻印的一般,没有一点模糊之处,而且字体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力量,让人看了之后,有一种这些小字会活动飞起来的感觉——这是字已经有灵性了。
不过,这些字虽然记载着修炼神魂的秘法,但真正重要的还是正中那尊大佛。
金色的佛,坐于虚空之中,无数日月星辰围绕在周围,把光辉都加持在这个金色佛陀身上。
这个金色佛陀双眼微闭、盘膝、双手结印,神态安详,却又不像寺庙里面佛像显露出的威严,反而透漏出来的是一种亲切、熟悉的气息,给人一种感觉——这个佛就是自己的千百世起源的前生。
杨易元神光辉洒落,对着金色大佛观想,顿时浑身一震,元神、灵魂一空,似乎要化佛而去。
“日日对着这尊佛像观想修炼,等于整日面对着佛祖,听其讲经,对修炼大有裨益。据说这部经典能修炼出神魂念头不朽,果然有其道理!”
杨易元神一转,泛起的杂念顿时清空,全心投入到观想之中——这也是神魂没有跟上力量提升的坏处之一,杂念常起,此时修行就如一首佛偈: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整部《弥陀经》,除了正面那尊弥陀佛是最大、最强的佛之外,而还有一些观想法相,便在经卷的背面,上面有许多巴掌大、一块块的小图画,全部都是栩栩如生的人物、环境,和正面的经文对称,是对经文的图画补充。
如经文之中,观想天星之光入顶门三寸,就会出现修罗地狱,能修炼出修罗法相。
而经文的背面,一副图画就详细的绘制了修罗地狱的场景,恐怖淋漓,以方便人能有明确的观想。
经文之中,观想天星之光入眉心深入,就会出现玉女。
经文的背面,就有一副令人血脉喷张,一看就不能自拔的玉女图像。
还有夜叉、罗刹、金刚、不动明王,等等修炼法相。
当然,与正面那尊佛不能相比。所以,要修炼法相,那便炼出最厉害的法相——观想弥陀佛,成就无量光佛,化为大日如来!
只是这观想之法,就是让修炼者修炼出罗汉、菩萨、甚至是佛的法相,这本是成佛的法门。观想的再如何强大,也只是无限接近于观想对象,甚至召来一丝分神附体,就像打不过就叫家长神功、背景秘法这一类的,却绝不可能成为甚至超越原版。
因此,这种观想类的功法拿来借鉴可以,却绝不能当根本法来修行,毕竟是别人的道,可以借用参考可以,却绝不能照搬。
“修行之道,万法归一,古人诚不欺我。我虽然修炼气之一道,这佛门的修行之法却也能借鉴……世间无佛,佛本是道,这个道也不是道家的道,而是道理的道。这佛的神态、气质,能与我引起共鸣,有着引人成佛的意境,就是引人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