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昆仑三十六重楼(二)(1/2)
丘宫太尊视若平地一般地走了上去,脚上一步一步踩踏在铁链上,稳若履在平地,卓子骞不乏胆气,既然能够在那天堑之上的冰柱面上行走稳如钟,走在这铁链上又有何惧?
亦步亦趋地跟了上去,心眼视物,洞察深渊之底更深了些,依旧是那般的空空荡荡,无边黑暗,走到铁链正中,铁链如蛇腹鼓拢弯垂,摇晃至极,这近两百步的距离,有点难为卓子骞这初来乍到的小子,丘宫太尊已经步到那第一层楼阁的冰面,正看着卓子骞在铁链之上的表现。
深渊之下又是一股劲风吹上来,将卓子骞的衣摆都吹得飘过了头顶,铁链更大程度地摇晃了一番,卓子骞不得已展开双臂保持身体平衡,站在丘宫太尊身边时,额间不知何时竟出了一层冷汗,睁开眼睛看去,那条令他胆战心惊一番的铁链又隐身在无边的深色之中。
置身在第一层楼阁边缘,在两侧坊额间雕有云龙戏珠,有些世间的凡俗味道,莫不是搭砌这三十六重楼的工匠看这一色的冰石索然无趣,来了些世间的凡俗以取乐?还是另有那‘昆仑山也不过是世间凡俗的一隅,只是被世人高看些罢了’的深意?
在那中间坊额上雕刻着两个大字:天乾。
这倒是有些令卓子骞看不懂了。
丘宫太尊解释,这三十六重楼共三十六层,却是分为六源,这一到七层为一源,取名天乾,天乾源实则为一陵祠,里面摆放的是昆仑山道统自千年前至今历代境元殿仙尊的仙体骨骸,每一具骨骸封存在寒冰之中,不破不灭,不损不坏,今时再看那千年前的境元殿仙尊真身,仍是那么栩栩如生。
不过卓子骞是无缘见到这千年前的仙人模样的,昆仑山之中,除了三位仙尊与那上境殿的左令仙人可以进到这天乾源中瞻仰仙人风骨,就只有境元殿中超过五十年资历辈分的境侍可以前去瞻仰膜拜了。
卓子骞虽然是卓玉心之子,可三位太尊的这位高徒的面子再大,也不能破了昆仑山千百年的规矩,况且连卓玉心都不曾有幸进到天乾源中,卓子骞就更别提了。
八至十四层为悬籍源,这一源为所有境元殿中的人开放,里面七重楼阁列摆了几十万至上百万本世间珍罕典籍,浩如烟海之中,龟骨刻雕,裘皮撰写,竹简行草,宣纸泼墨,可谓是数千年的书写演变,应有尽有,典籍记载,远可追至炎黄征伐天下,近可明晰今日中原五国风貌,大说历史,中说风土,小说人文,细说文籍武典,笔力所至,倾尽所有,是那些由古楚国前来昆仑山求学问道的士子最为崇仰的地方。
那卓玉心所练的【天圆驭剑术】,蔺旖旎所练的【七诀剑录】【伏真六十四剑篆】,甚至那剑魔竹青寒一剑成名的【地裂式】,都存在这悬籍源中。
再一源,又七层,是为八荒源,有囊括天下之意,昆仑山道统崇文崇武,文以载道,武以立本,在这八荒源中封存世间神兵万余件,千百年来,来昆仑山修文修武的学子数不胜数,有本就是世间高手的侠客欲修为再上一层楼,甘心奉上手中神兵,静心修习,有足迹遍布中原每一偏隅角落的昆仑山传夫子为昆仑山长盛寻找世间大才带回的世间神兵,积攒千百年,竟不知不觉间已有万余件。
那顽徒蔺旖旎手中的神兵焚天剑就出自这八荒源之中,说起来,倒还有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