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传 第五十五回(2/2)
作战策略既已下达,不日燕军就踏上了新的征途。其中,乐毅自将一军,其余四路人马各择良将统帅。可是,燕军本就不多,一经拆开,五路“大军”便各只剩下了两万人左右,人数也着实太少了点。乐毅怕其他将军心中惊疑,乃自率一军向南方出击——齐闵王这时正在南方的莒城待着,因而南方的守军最多,作战难度也最大。
这下好了,一时间齐国战火纷飞,处处都有燕军的身影,再加上正在猛攻河间、宋地的赵、魏两军,一下子竟有七路兵马在齐国境内同时作战。齐国各地守军被乐毅策划的这一攻势搞得头昏脑胀,都以为自己所面对的是燕军主力,纷纷开城投降(他们心中定然想:不管那许多了,先降了再说,反正燕军有优待俘虏的政策)。最不幸的莫过于齐闵王了,他本已准备了一支军队预备反攻临淄,结果大军还没出发,各地失守的败报就如雪花一样铺天盖地地飞来,吓得他目瞪口呆,窝在莒城中不敢动弹。这时的齐王,颇为懊悔昔日没听孟尝君之劝,只可惜,悔之晚矣:赵、魏、韩、秦都已被燕国买通,谁还肯前来救援寡人?
这时,有谋臣对他提议道:燕国出兵前,也曾试图将楚国拉入合纵,最终楚国却未曾出兵,可见楚王无相助燕国之心。大王何不速速派人前去求援?或许齐国尚有一线生机也未可知。
齐王听后,只觉得曙光乍现,连忙派遣使者前去求援。这时的楚国国君已是楚襄王,他得了齐王求援书后,果然被那谋士说中了,很快就派出大将淖齿领兵十万前去救齐。
有朋友这时会问了:为何那楚襄王之前受燕王邀请参与合纵时,一副犹犹豫豫的样儿;这时齐王请他来救,书信刚到楚国便立即同意出兵呢?
这其中大有缘由。之前说过,早在十多年前时,楚怀王受张仪蛊惑,只身前往秦国会盟,结果被秦国大军给扣住了,最终死于秦国。就在那楚怀王想要回国而不能够时,楚国忠臣屈原等人就策划另立新君,断了秦国凭着楚怀王在他手上,要挟楚国割城割地的念头。可不巧的是,当时楚国太子也正在齐国担当人质呢。有一些齐国臣子获知了楚国内幕,就对齐闵王献策道:何不仿效秦国,将他太子也给扣住,这样一来,楚国既无大王,又无太子,我齐军联同秦军趁机一起发兵去攻他,管保每战必胜。
这一招真够狠毒。若是当日齐闵王听从了,估计满腔爱国热忱的屈原也等不到楚襄王二十年时才命丧汩罗江了。幸好孟尝君当时站了出来,说齐国是礼仪之邦,不可学那秦国做出这等阴损事,不如放楚国太子回去,两国同结盟好共同反抗暴秦,才是上策。
最终,齐闵王听从了孟尝君之劝,放楚国太子回国继位,是为楚襄王。
先前齐国强盛,楚襄王怕他有朝一日前来侵伐,因此权且答应燕国合纵攻齐;可眼下燕军已将齐国打得几近亡国,楚王一来怕燕国独灭齐国之后更生一强敌,二来也念些齐王放自己回国继位的恩情,于是毅然兴兵救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