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逼婚之殇(2/2)
“可是,你晚结婚,你不结婚,我们这辈子的人生意义就没有了,我还奋斗个球”,老爸如此说道。
让人值得一提的是,现今的老一辈人会发现自己正在失去对成年子女婚姻的控制,而越来越多的成年子女欲抢回自我人生的自主权与决定权,两代人在婚姻问题上的分歧,在每年春节时期集中爆发,甚至气氛发生猛烈爆炸。
对于农村男孩们来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农村里对男娃的偏好,所以适龄女孩成为了濒危生物,导致他们不得不面对更为激烈惨烈的农村婚姻市场:娶个本地女孩动辄需要花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这可能是一个农村家庭几十年间的所有措钱。因此需要他们趁早出手,奋力一争,壮士断腕,豪掷千金为佚女。不然,就沦为令人尴尬的大龄剩男一列了。
而对女孩们而言,由于女权意识的萌发以及壮大,她们更急于挣脱传统婚姻观念的桎梏,因为在老一辈的社会文化理念中,生育是女人最本质的功能。其次,老一辈也笃定女人从来没有自己的家,她必须是跟男人组成家庭后,她才有家,这些都是中国很根深蒂固的迂腐观念。
社会经常贯彻一种思想,即25岁,是一个女人最值钱的年龄,也是一个女人最受欢迎的时期。所以那些超越过这个界线的女孩,成为了世俗口中,偞卑不堪的大龄剩女。在很多老一辈的思想里,还是觉得女人是等着男人来挑的,或者说这个婚姻本身就像股市,为何不在股票最高点上抛售呢,还能大赚特赚一笔。
是啊,父母的确是为了孩子,不过不是为子女,而是为了抱上孙子。子女不结婚无所谓,别影响抱孙子就行。所以子女只要胡乱结个婚,胡乱生一个,让他们抱上孙子,就再也不会逼迫了。
时过境迁,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子女的婚事当成自己的任务,哪怕子女找的并不如意也无所谓,就像子女结婚了,他们就完成了一项光荣的使命似的,真是骇人听闻,却让人无可奈何。
有很多次,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纵横捭阖”,逐个击破,让父母一时语塞,棋差一招。但很多次,父母却卷土重来,改弦更张,扛着“孝道”的旌旗,上升到“伦理纲常”的层次,让孩子“欲说还休,欲语泪先流”,因为被烙上“不孝”这个耻印,太让人自惭形秽了。
从小到大,这个社会就一直在“弘扬”着这样的风气:长得丑没面子,身材矮没面子,体型胖没面子,脸上有斑没面子,大豁牙没面子,没零花钱没面子,请不起客没面子,吃泡面没面子,没用苹果机没面子,没考上大学没面子,没驾驶证没面子,没车没房没面子,媳妇孬没面子,单身没面子,父母都是老农民没面子,俩闺女没面子...好像,人们天生都是在为了面子而活着似的,可是“面子”这种死物陋俗,真有这么重要吗?
而中国式解决问题的万能名言也一直通用着,譬如“想想孩子”、“来都来了”、“大过年的”、“大喜日子”、“还是孩子”、“给个面子”、“都不容易”……哈哈,简单的寥寥几字,却顿时能让你哑口无言,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
虽然时代的巨轮已经訇然行进,很多的传统风气,很多的糟粕文化,都已经抛却在外,渐行渐远渐杳杳。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许多伧俗陋物,许多腐朽传统,就如同附骨之疽,依然在这个世界间横行其道,猖獗不已,令人深恶痛绝。可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试着多理解下对方,多包容一下对方,毕竟从小到大,从学堂到家园,老师与父母经常会教诲小孩一句话,“换位思考一下呗”。
是啊,换位思考一下呗!可,刨根问底,归根究底,到底是谁该换位思考下呢?
在我们古老的性文化里,把愚昧媲美德行,把无知当作纯洁,把偏见看成原则,生儿育女是性颠扑不破的最终目的,而性副产品孩子,则是能傍养终身,防老的保票。
其实每位孩子呱呱坠地时,会用恸哭悲痛的声音,来奏出这生世的第一响始歌,来划破那狭迮的安静空间,来宣告幼小自己的蹶然来临,是因为尚在羊胎期间的婴孩就知道苦海无涯,红尘苦多乐少。佛家说:“诸漏皆苦,苦苦不得。”,也即是人生于世,就是来遭罪受苦的。
天涯有个久久不息的热帖,内容有些悲怀伤感,说如果你现在还在老妈的肚子里,能和老妈实时对话,你会说什么?大部分人都说着:“老妈,请别把我生下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人世历经无数个朝代,而人类也繁衍了一茬又一茬。虽说孩子被生下来完全不由他自己做主,而父母也为其,附加了一个又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但大人应该感谢孩子,因为是孩子为他们安澜如水的生活惊起了阵阵涟漪,溅起了点点浪花,是孩子给他们生活带来了绚丽多彩的乐趣体验。如此,他们才能进阶“长大”的关卡,才能一步步真正长大起来。
......
虽然当下社会,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思想隔阂越来越大,频频会发生口角战争,甚至也有些肢体摩擦。而二老之间,也经常勃谿不断,为孩子吵着一场场架,摔着一件件家具。但寻根问底,只是当下社会的风气还不够醇正罢了。不过时光荏苒,一切光景都会变改,真心期待,期待未来的后来人,能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的人生,并可以挑拣出所不要的厌恶东西,毕竟人生何处不精彩,真心期待着这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