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相看两不厌,只有张正山”(绳削再塑版)(2/2)
旋即,噌噌噌的“群英出笼”了,共计五男三女,其中有三对小两口,都是我的学弟学妹们,但唯一令人尴尬的则是,只有我和同房伙伴是孑然一身的“惨象”。
在宾馆门口,我们几人也没苦候多久,就瞧见“姗姗”和他“伯父”驱车来到了。然后我们一行人,分批坐上车后,就急促前去“姗姗”的老家。至今仍记得那时,我们陆续体验了从繁华到僻静,从霓虹灯到绿稻株,从宽道到窄路,从平坦到崎岖,在经过七扭八拐的特殊行车路线后,才在曛黑时分,在某条地况笔直且隆起的堤岸旁,缓缓沿着狭长的下坡小路,徐徐开车闯进背覆着薿薿丛草、坐拥着连绵稻田的,只零星几户洋房的平坦区域里,才豁然到达了最终的目的地,也即是“姗姗”的老家所在。
因为“姗姗”隔天才正式进行婚礼,所以按照地方习俗,此时正值主家待客,也即招呼着所有亲戚朋友吃好喝好,纯属朵颐大快的时刻。所以不出预料,我们这些外来客,也饱饱品尝了不少来自宣城的乡野美飨,以致于今时今日,我仍然历历在目,垂涎不已。
而当我们一行人饭毕后,出于消食,也出于等待“姗姗”忙好琐事,同去宣城市的目的,便相邀着信步走向屋外,开始闲聊起来。因为时间富余,所以我们一行人,无忧无虑的说些心语,大都是些与乡野休戚相关的美好话语,无比欢乐,而时光也在我们清闲自在的氛围中,陆续的伴随着话语消散掉,最终“姗姗”忙活好,而我们也终要重返喧嚣的城市,继续开启难得的欢乐,与等待着最后的分离时刻。
我至今仍记,记得那天夜幕上洒满了点点星辰,光辉分外清明;而地面上亦美如花卷,周遭遍布着一隅隅翠黄色的稻田;而位置依偎稀疏几户人家,靠近房后或屋侧的池塘中,也攒生着一叶叶莲花,虽然已有些枯黄衰败,预示着秋季的终结,但池水里不时地露出一条条游鱼,却更富生趣,真是钓鱼的胜地,也是最适合养老的去处呀。
…
在重返城市的夜道上,“姗姗”开得有些着急,而我也有些昏昏欲睡。最终不知道“姗姗”开了多久的车,只知道,等我睁眼后,就到了宾馆楼下的停车区里。然后“姗姗”带着新郎装与伴郎装,便跟随我们一行人,一同前去4楼,然后各住各屋。因为床位不够,而“姗姗”亦想与我再重温一下旧梦,便与我同睡一榻,同盖一床被褥,借此来告别他的单身生涯。
当然了,因为翌日“姗姗”便开始了正式婚姻进程,所以“姗姗”急需个伴郎撑场,而隔壁那几个有家有室的学弟也因此前来屋内凑个热闹。最终,“姗姗”选择了我同屋的老乡担任。旋即,“姗姗”启封了他的新郎装,而我同舍老乡亦穿上了他的伴郎装,还别说,他们两个人穿上后还怪帅气的,也蛮合身的,颇具风采模样,还真像回事。
随后我们几个大佬,因为都是医学专业毕业的,便七嘴八舌的说道当下的医学专业前途问题,皆一致认定,当前学口腔最吃香。虽然,在这几个学弟中,有些已考了执业证,还有些已考了技师证,更有些,在考研,但他们总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综合来说,他们都比我要优秀,可能在很多年前,当我弃医而去,在没做好万分准备之下,也没考一些专业证书之下,就标志着我不成熟的开始吧……
人们都说深夜间热闹会消匿,而大脑神经也会因太过放纵而疲累昏睡。因为第二天凌晨4点钟,“姗姗”便要早起去“搭花车”的缘故,所以我们几个大男人也不便熬夜太晚,以免影响到“姗姗”。便在调侃“姗姗”几句,抛说几个荤段子之后,就各回各屋,或各找各媳妇,鸟兽四散状。
而人间房舍熄灯之后,众人各做场美梦,便让时间一晃就到了隔天清晨,4点钟。虽然“姗姗”原本是打算叫我同去的,但后来不知是何种缘故,最终让我继续睡觉,也让我顺便看下家,只让除了我之外的所有人跟随着他。
随后,我在经历宾馆服务员清洁房间之后,一待就濒临上午十一时,而世间的传统婚礼吉时,是在正午十二时,我知道,我离截止时间,只有一小时不到了。
其实,并不是我性格太过慵懒,也不是我的脾性太肉,我知道“姗姗”的婚礼酒店,正因为相距很近,所以我才敢如此的“掐点”。但让我预料不到的是,在靠近宣城市中心的大宾馆门口,竟然许久都网约不到车,也招不到空闲的出租车,最终我实在等不及,便扫了辆共享单车,然后焦急循着百度地图上的骑行路线,洋溢着满脸汗水,才及时达到“姗姗”的婚礼现场上。所幸我到达后,司仪还尚未进行任何流程,我赶得刚刚好。
而后的幸福走向,与世间所有踏进婚姻殿堂的新人一样,颇有仪式感,也颇具娱乐感,在司仪的诙谐拨弄下,一声“爸”,一声“妈”,便揉碎了两代人群所有的疏远与隔阂,而两声斩钉截铁的“我愿意”,便是恩爱双方最不离不弃的真情表现,而“合卺交杯”结束之后,便预示着新人礼毕,像并蒂花开般,佳偶天成,正式结成一对欢喜冤家。
当然了,与世间所有踏进婚姻殿堂的新人一样,此时的“姗姗”英气逼人,脊背挺直,像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般,而“姗姗”的新娘,亦如娇艳欲滴的红玫瑰般,美丽的不可方物,而这一对新进的璧人,直羡煞旁众,尤其是单身宾客,也只有去艳羡的份了。
而“姗姗”的婚礼,就这样在宾客的欢呼与嬉闹中,圆满的结束了。接下来,该新人依次敬酒了。而等到我们喝足喜酒(实际上是饮料),吃好宴席之后,也到了我们鸟兽四散,该离去的时刻。因为正值“姗姗”的特殊之时,所以这次相聚,就只能这般匆匆结束,我们并不能奢求,让他继续做东佐陪,不然这样,也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所以我们开始陆续和他告别,而我和“姗姗”认真讲道,要好好的呵护对方,别让她的真心受伤。“姗姗”应允了。同时,“姗姗”也问我接下来去哪,我回复先随便去宣城看看,可能今天,抑或明天回家。
就这样,在和“姗姗”黯然分别后,我又重回一个人的旅程,在经过片刻嬉闹欢喜后,如今又让我故态重萌,也怪有些寂寞空虚的。但或许是因为这几年我习惯了一个人到处溜达,也便能忍受这些苦楚,甚至,还把它们当成是种异类知己,也便不算些什么大事了。
而对于宣城市,最让我魂牵梦萦的物什有两个,其一是“姗姗”,其次便是“鼍龙”,也即是闻名遐迩的“扬子鳄”。对于“姗姗”,我们已经相见了,也已经别离了,所以接下来我应该再解思忖,该去看看让我心心念念的“扬子鳄”了。
但因为从“姗姗”的婚礼现场外不好打车,所以不用想,也鲜有能去“鳄鱼湖”的车辆。所以我继续发扬我“共享单车”的优良品行,便在扫好单车后,开始“按图索骥”,也即是循着百度地图的骑行路线前行。虽然我最终准确到达了“鳄鱼湖”,也即是“扬子鳄文化广场”,可现在回想起来,这其间的路程还怪远哩,真骑得我汗如雨下,腰腿酸软。
而宣城市,由于地理位置优渥,在南北方畛界处,故而兼具南北方的气候、人文与建筑特色,人们能见到不少,来自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动植物。也因此,宣城市千百年来,能拥有着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切磋,自然酝酿了不少名传千古的文化产品,历史上的“文房四宝之都”,宣纸的发源地,;也迸发了许多新奇瑰丽的人文风情,比如文化氛围颇浓的敬亭山,比如如诗如画的水乡,比如闻名遐迩的“扬子鳄”繁殖地。都说岁月恢弘,在时光的雕琢下,以往的宣城市,早已自成一袭文化洞天所在,俨然是文化的摇篮胜地,但这也仅限于从前了,令人悲哀的是,现在的宣城市已不符当初盛名了,当地主力都往房地产上发展了。
但所幸的是,除了愈发淡薄的文化传统外,在宣城市中,我还能亲身看到那么些条,相互重叠堆聚的鲜活“鼍龙”,也便圆了我的“宣城一行”,让我不带太多遗憾离去。但其实,说实在话,“扬子鳄文化广场”对不起自身30元票价,因为它并没太多殊异,景点又匮乏,所以整体显得有些缺少生趣。但所幸“鼍龙”这种冷血生物,在体型娇小方面,尤显得玲珑可爱,实在是让人有种“爱不释手”的错觉,也所幸景点周边的小卖铺中,商品物美价廉,均按照市场价售卖,不会坐地起价,漫天要价,坑害无辜游客,也算是能值回票价吧。
当然了,除了众多的娇小“鼍龙”外,在“扬子鳄文化广场”中,还有不少珍稀的草木,以及两只屁股通红的猴子。虽然我不清楚它们何时入住,但我知道,若游人有幸的话,可以见到猴子沿着栖息地间的特定小路,一圈又一圈的灵动着,那速度,欻欻的,那怪模样,十分的让人忍俊不禁。
虽然宣城扬子鳄文化广场里,有不少动植物简介,能让我了解到不少新奇的知识,但由于内部面积并不算太大,所以游人最少半个小时,最多一个小时时间,就能全部游览一遍,所以我与“鳄鱼湖”的故事,就这样完结。
而宣城市内的敬亭山,虽然有诗仙李白的千古名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来加持,但时至今日,敬亭山早已不复当初,已然吸引不到我,甚至还没有“相看两不厌,只有张正山”带给我的感动深刻。(注:“张正山”,即是之前提及的“姗姗”。)
就这样,我在宣城市内,随意坐趟公交车后,便东逛逛,西看看,一直坐到底站,在公交车上看宣城,就用这样的方式,结束了我对宣城市的念想。
虽然我曾对“姗姗”说,说当天不回去,但由于宣城市里,拥有着令人眼惊的高昂住宿费——基本上没有低于一百以下的经济宾馆。同时,宣城市里让我牵挂的人或风景,已经让我相见完了,所以综合下来,我打破了我的许诺,便星夜坐车,返回我的老家阜阳。
但讲真,其实在那天夜晚,我回家的路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还有点曲折,至今仍使我难忘。思绪重回我离开宣城市的那天夜晚,在那天夜晚,因为我一时兴起要回家,却因为没提前在“飞猪旅行”上抢到返程的车票,所以我只能焦急的等候抢票成功。我至今清楚记得,记得那天夜晚,我坐在宣城市客运总站外的走道上,孤单看着满天星斗,孤单看着南飞的“人”字形大雁群,也冷冷的吹着寒风,为的,只是能抢到返程火车票。
但不出我预料,我换了好几班车次,也静等到截止时间,甚至等到大半夜也没成功一次,以致于当时,我都有些想放弃返家了。可在“飞猪旅行”上搜索一圈“住宿”后,我还是重燃了“我要回家,我要抢到票”的不屈服念头,而原因嘛,是因为那住宿费实在是太过吓人。
但我傻坐在那里,左等右等,飒飒寒风迎面吹着,依旧没有抢票成功的讯息,搞得我欲哭无泪,整个人都快绝望了。但偶然间,我从百度贴吧中得知,得知网上售票和火车站大厅售票的系统不同步,所以网络上没票的,不代表大厅现场没票,可能仍有余票。那时,我就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又像遭遇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异景象一样,我顿时一扫胸中苦闷,径直前去售票大厅。
或许是老天爷看我受冻太久了,也可能是幸运女神终站在我这一边,抑或是我在宣城火车站前广场的楼梯底下,帮人把皮箱提到顶层,让我的人品大爆发了,所以等到我向售票员说“有没有最快一班”,售票员肯定答复了我,“有,大概凌晨40分,最后一张软卧”,那一刻,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我要的就是软卧票,毕竟能让我躺着休息会。就这样,我曲折的躺在返程火车上,开启了我颇为不易的回家之旅。当然,由于我取得是软卧的缘故,所以我无须担心,会坐过站,或睡过站,在夜班火车上,自有负责的乘务员贴心叫起我。因此在星夜驰骋间,在我返回阜阳的路上,我在火车软卧铺,美美的睡了个好觉,一醒到终途。
而当我下了火车,出了站口,也才值凌晨4点30分左右,离天明还有些时日。但纵然是这样,仍有些辛勤劳碌,忙着生计的养家人,在不分昼夜的穿梭在火车站前,只见他们高高举起一块块写着地名的牌子,并大声吆喝其间的文字,籍此来静候归乡游子的“佳音”。抑或有,有三三两两个年老色衰的妇女,迎面而来或尾随而行,口吐“小伙子住宿不?有漂亮妞。”的诱惑话语。火车站前众生百相,人们上演着一幕幕爱恨嗔痴,悲欢离合。以至于,这里既是离别的滋生地,也是相聚的期望所在,还是人们放飞梦想,闯荡江湖的驿站关卡。但更多的,却是无良商家的“宰客”集结,除了大型连锁店,价格十分亲民外,其余的各式饭馆,基本上食物价格忒贵,味道也不正宗,漫天要价,任意加价,收着客人与“价目表”天壤之别的饭钱,都在做着一锤子的坑人买卖,十分的心黑,招致骂名不断,也不会有回头客。而那些被坑被宰的顾客,基本上都是涉世不深,过分相信红尘善良的象牙塔人群,社会真真实实的给他们上了一课,教会了他们什么叫人心险恶。
当然了,除了火车站周边的饭店名声差外,在火车站前的载客车中,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其间最折磨人的“合法”情景,莫过于“还有一位,坐满咱就走。”,基本上,司机能挨到天明,直至他确定所有座位被坐满,甚至他额外另加的几个小凳子也被填满后,实在坐不下任何人了,他才肯慢悠悠的点火发车,然后载着一车乘客奔赴终点区域。虽然能理解火车站前各位司机的心理,但是,我也实在是想吐槽各位司机一句“不准备走,就别忽悠人,你的时间是时间,俺的时间也是时间呀,你说还有一位就走,让俺等得也太久了吧,天都等亮了。”
而从阜阳乘车返回太和途中,我估摸着是由于天色太早的缘故,以致于平常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司机只花了四十来分钟就到达了。甚至,回到太和后,我还顺便吃了个早餐,是让我久违的“汤与小笼包包”,由于我平时起得太晚,根本没机会吃到,也只有像这类特殊情况下,我才能吃上早餐吧,真害人的赖床习惯。
当然了,并非到达太和后,我的旅程就到了终点,我仍需要倒车,仍需要从太和的客运站坐上前往乡镇的公共汽车,然后再消磨半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我的终点,也即是我的家乡所在,也怪不得有那么多农村人,都陆续买辆自家车了,这就是其中最实际的一项原因吧。
如今这个时代,人们常说钱不是万能的,可没钱真的寸步难行,钱真是个好东西。钱呀,钱呀,无辜的你,让多少好汉折断了脊梁,也让多少世人泯灭了良知,更让我苦苦求索,真希望未来的每天,你都能青睐我,守护我,让我与你坚定的在一起吧。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