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节 恭喜恭喜恭喜你(2/2)
“什么计策,说来听听?”秦之纥兴起,眼中发亮地盯着太史渊。
太史渊便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的跟两人说了一通。
孟章听了。撇嘴表示此法不值一提,简直是小儿科的举动,但话说回来,以那些女人的作为和脑力,也就值得如此的伎俩而已。
太史渊不介意对方的口头贬低,只要孟章吩咐熟识的人照着法子去做,他便满足,争口舌什么的,活力充沛的年轻人才干的事儿,跟他的年纪不符。
第二天,廉贞宫就病倒了,不知犯了什么病,只上吐下泻,一个劲儿地打摆子。
不止她一人,服侍她的几人彷佛都有这个症状,只看轻重而已。
几位御医前来,瞧不出个所以然,倒是都慌慌忙忙地建议把廉贞宫与瑶光宫跟小皇子隔离开来,不要因为住得近,妹妹前来看望姐姐,结果染了恶疾回去传给小皇子。
这倒是很实在的建议,安嬷嬷立刻身先士卒,把自个儿连带一群宫人关在廉贞宫里。杜绝恶疾外传的机会。
后宫里有了奇怪的病症,另外二妃给吓着了,赶紧搬到离廉贞宫殿最远的角落,又仍觉得不放心,便忧心忡忡地派人去请示帛阳帝,看能不能放她们回去省亲。
这当然不行,帛阳担心的是小皇子而已,他赶紧接了小皇子出去,让孩子到三清殿后面的阁楼里暂时住着。于是安小璃也跟过来了。
廉贞宫里众人隔离着,那得病的人病情并没有加重,没有得病的也并无相继传染的迹象。两三天后。疫病症状减轻了,患病人等也开始陆续正常进食,康复得虽然不快,但也没有生命危险。
但是小皇子还是没逃过病魔,没过几天,他也开始同样的症状,更严重的是,他还闹出了发热昏迷的毛病来。与他朝夕相处的安小璃和小川等人则完全安好。
帛阳担心小皇子,不顾御医的劝阻,自己进去看了孩子几次,还差点要拿出珍藏的丹药来给孩子吃(喂喂!真会出人命的!),只是因为怕孩子年纪小,吃了反而会出事,这才罢手。
当时山上一片混乱,帛阳也罢朝了,山下朝堂里众臣议论纷纷。
于是太史渊通过秦之纥的手,送了秘药上来,说这回是当真的好药,绝对不是在元启帝朝里进献的那种坑爹货。他这回献药搞得悬乎,不仅再三叮嘱了用量用法,更是约定要在什么时辰什么时刻上服用,那和着药进服的水,也须得是高山取下来的雪水,服药时候熏的香,须得是远海里采出来的瀞香。然后他便要在同一时辰升坛做法,如此,才能保住小皇子性命,反复十数日之后,方能痊愈。
帛阳不是读圣贤书长大的,但他对怪力乱神之说,仍是半信半疑。
秦之纥他信不怎么过,但其总不至于胆敢谋害小皇子,再说那太史渊(咳咳,是用的化名),竟然已经进了道录司,想来也该是有点道行的高人了,所以帛阳姑且同意他们去折腾。只要能治好小皇子。封赏嘉奖什么的一样不会缺了他们的。
此时他早就忘记太史渊进道录司是自己卖给定国公一脉的人情了,所谓对宗教什么的没有上心,便是如此。
太史渊的故弄玄虚,孟章与秦之纥一清二楚,于是十分放心。安小璃不明就里,当真捏着一把汗等结果,见小皇子的病情果然控制住了,甚至略睁了一会儿眼,便高兴得哭了起来。
一个时辰之后,太史渊的作法结束,安小璃忙不迭上前去,请太史渊留下简要的方子,哪怕不作法也成,总要给廉贞宫里隔离观察的那些人一点帮助的。
太史渊知道那些人早就该康复了,便只是给了些补药,加上点香灰什么的,混起来,作为良药让安小璃送去。此事不提。
却说东宫得着空儿想与秦之纥那边的人联络,却得知眼下山上正乱成一团,小皇子病重什么的,整个朝会都开不起来。他不禁觉着好笑,想不到帛阳帝如此看重幼子,竟然会为一个皇子的病情耽误国事,这要是传出去,得多丢人啊。若进了四姑娘耳中,真不知道她会用什么眼光看帛阳帝呢。
刚念及此,季家庄来了人,风风火火地,让东宫赶紧回庄去。
东宫不解了,什么大事要这么急拉他回去啊?虽说他最近确实挺想念四姑娘的,但也还认为锡师的情况值得关注。通讯如此不发达,自然要就近留意才是上策了。
季家庄的信使急了,便不顾那么多,悄悄地告诉东宫,说是殿下你不知道,近秋时节,娘娘身子越发不适,近日请大夫来看过啦,说是有喜啊,快四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