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擒拿手(中)(2/2)
倏然一阵杂笑,有人道:“瞿七,你家伙什么时候偷学了人家金刚门的十三太保很练功了”。有人轻喝:“你们不要争吵啦,大敌当前……”。有人唯恐不乱,添了一句:“嘿嘿,一个傻鸟,一个孬种,我们这是来养花遛鸟的吗……”。有人会意的早,抢过来道:“哈哈,竟然敌人那么强,我们也是有备而来,只要到时我们打不过,便大喊,女侠饶命,我们愿献上会说话的傻鸟一只,会开花结子的孬种一枚……”。“不对不对,听说那刘姑娘貌比仙女,我们不如喊,神仙姐姐饶命,我们愿意与你成亲,入赘也不在乎,一妻多夫也是可以的,哈哈哈……。”一时间却闹成了一团,再也听不清他们讲什么了。
“阿弥陀佛!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众位施主,妄言生戾,祸从口出,须得小心啊”,突然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纵在噪杂吵闹声中依然清晰可闻。
杨成张开眼,瞧去,只见一个黑须虬髯,身材魁梧,锦绣白僧袍的和尚推门走了进来,随后跟进了四个身强力壮的蓝衣和尚。
众人见来了和尚,皆肃然寂静下来,只在想这和尚谁,进来干嘛,该不会讨饭的吧。
片刻便有人笑道:“大和尚,寺里伙食清淡,来酒楼开荤揩油着吧!”继而又是一阵哄笑。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白衣和尚双手合十,蹙眉凝目,声音洪亮高亢,震得众人耳旁嗡嗡作响,心肺荡漾欲吐,没人再敢出声笑话了。
这和尚内力充沛,一招狮吼功,在座无不为之一惊。
“原来是南少林戒怒大师,久仰久仰,在下巨龙帮袁响”,众大汉之中蓦地传出一声污浊低沉的声音。
这个声音适才没有听见过,杨成立即探头向声来处瞧去,却见众汉之间坐着头发斑白,面容猥琐的汉子。
他一直没说话,刚才那一句,已经看出他是个内家高手。原来这人是武林大帮巨龙帮的山东东海一带分舵的掌旗人袁响,正如其名,江湖朋友送给他一个响当当的外号——“东海混蛟龙”。
白衣和尚低眉向他瞅了眼,常色到:“原来是袁施主。”这和尚只回了掌旗人短短六个字,连个正眼也没有。
原来白衣僧未出家前原是个嫉恶如仇的武师,后家生事变,心灰意冷之下剃度出家,方丈见他性情乖张暴戾,于是给他取了法号“戒怒”,以此时刻警惕他时刻戒嗔戒怒。只是十几年来,戒怒功夫精进不少,却半丝怒气也未戒掉。
巨龙帮本是个贩盐走私的帮会,其中成员多是流浪江湖、杀人放火、作奸犯科、穷途末路之人,他们志同而合,趣投而谋,依仗人多势众横行霸道,嚣张跋扈极了。而这个袁响正是这群乌合之众的首脑之一,自然我不会是什么善类,江湖外号“东海混蛟龙”,这个“混”字倒是极恰当的形容了他的人品。
戒怒素来不把这类人瞧在眼里,而且这番平平淡淡的言语可谓是客气至极了。要在平常他早就一双铁拳招待他们,只是碍于眼下方丈托付了一件大事未了,方才如此心平气和。
袁响在巨龙帮何等人物,有哪一个江湖上的人与他见面不先恭维巴结上两句,而这和尚似乎没把他瞧在眼里,心中不快,沉着脸道:“不知大师找到在下所为何事,嘿嘿,莫非真是……”最后竟露出猥琐的笑容,显然是后面的言语甚为不堪。
“你这人休得逞狂,我师父一路风尘赶来,只是为了救你等的性命。你们还不识好歹,出言不逊”,那白袍僧身后站出来一个腰直面方、圆睛怒目的蓝衣和尚,见他们神色轻浮,不屑一顾,便上前呵斥道。
“滚开,这哪有你这小和尚说话的份”,巨龙帮人中跳出一名大汉,声音尖脆,原来是先前那位“傻瓜”,只见他沉肘一拳向那蓝衣和尚砸去。
蓝衣和尚哼的一声,向前一挺,举起左手,正好搭在那人的臂上,右手顺着肘滑到手腕,以左手为轴,向后一拗,卡擦几声骨骼脱落的脆响,当见声音尖脆的那人左手扶着右臂,在地下扑腾翻滚,惨叫不绝。
“好一个少林擒拿手,袁某倒要领教领教,”袁响站起身来,左手一挥,叫人把伤者拉下去,脚踩满弓,左手中五指弯曲,形如虎爪,护在胸前,右手大食中三指曲伸,形同鹰爪,悬在眼前。
那白袍僧一看架势,嘿嘿一笑:“异形门的虎鹰功,机会难得,圆直你就配这位袁施主喂招吧。”白袍僧用“喂招”二字,可见其对袁响无视不屑已极。
袁响哪不懂“喂招”那是指师父指点徒弟或师兄弟之间切磋之意,而这样如何说来,袁响都成了白袍僧的晚辈。袁响原也是要强之人,听此一言,如何不大怒,怒极反而生笑,“哈哈哈……,好擒拿对擒拿,倒要看看是你少林的擒拿手好还是我异形门的擒拿手精,出招吧,收拾完小的,在对付老的。”
原来擒拿手是江湖最普通的武功,就连七岁孩提也会使上一两招,但其间属少林成章法的二十三路擒拿手最为精妙,后来经一些俗家弟子传入各门各派,各派弟子将少林擒拿手结合本门武功取长补短,因地制宜,最后整理出一套有别于少林擒拿手的擒拿手法。由于武功的强弱,本在于修行者本身的悟性,所以几十年年来,各门擒拿手较量比试,却各有输赢,各有长短,谁也说不出到底那一派的擒拿手最为正宗,就连威震江湖几百年的少林,也没人愿意买他们的账。故只要会使擒拿手门派相遇,大家总之非要比上一比,以此说明本门的擒拿手才是正宗。
而这“虎鹰功”自然也是系出于少林,并融汇了本门异形功,使擒拿手更加狠辣刚猛,在江湖上也是大名鼎鼎的。
擒拿手讲究擒手和拿手的互用,五指成爪为擒手,用来抱腰、拉腿、锁喉等大部位的制伏,三指成爪为拿手,用于拿穴、抓筋、封脉等精准攻击,而那“虎鹰功”的虎爪鹰爪正是擒手拿手衍化而来,其气势却要比那蓝衣和尚的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