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科技体系 > 四十五节 高明箭术 一点感慨

四十五节 高明箭术 一点感慨(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的美女姐妹花 丝缠绵 又见清穿 禁区之门II 转世之今生安否 魔师神画 迷法 三国之墨家天下 中尉的空姐(中尉和空姐的一个月爱情Ⅱ) 梦魇之进化

没有反应,什么都没。

朱厚照同学小小的有些失望。不过么,射的准也不错。

周围的人就有些困惑了,皇帝在干什么?一会儿扶桌子一会儿闭眼站着的?两个妹妹则没有别人的顾忌,直接上去问皇帝哥哥是否有什么问题?

某人只好回答没有事情,然后赶紧转移话题:“来来来,我教你们射箭吧。”

研究院搬迁过来了,朱厚照心中的伟大理想可以开始实行了。

平心而论,假如陈奇并没有穿越过来到朱厚照身上的话,原来的皇帝做皇帝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用起点的评价就是:“处事刚毅果断,弹指挥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乱,应州大败小王子,精通佛学,会梵文,还能礼贤下士,亲自到大臣家中探望病情,甚至痴情于艺妓,个性强烈,为人却又十分平和,浑不似一代帝王。”

后世很多人说明朝从朱厚照这一代开始彻底的衰落下去,正德皇帝耗尽了大明在孝宗时期恢复的最后一丝元气。但是纵观这一朝,不论是经济民生什么的都有所发展,武功更是卓著,可见并非像人们评论的一样。再向后看,会发现大明的国力从嘉靖时期才开始的有所降落,但是后期还是回升了些次。要说,明朝的真正衰落开始很可能是嘉靖时期的“大礼议”事件。傻叉的文官集团不以国家为重,同时也是为了从皇帝手里争权并压制皇帝,贸然和皇帝硬顶,而且是在涉及到人伦亲情的方面,直接导致了皇帝以后行为的失当。而历史和以后评价历史的人都是读书人写的,自然很有偏颇。

武宗虽然不入大内,但是仍时常上朝听政,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不愿上朝时,就通过司礼监传达自己的圣旨,命内阁执行。即使他远在宣府的时候,还是特别强调虽然大臣不许前来,但奏章要一件也不许少地送到宣府,武宗虽然做出了许多荒唐的事情,但在权力上一点也不糊涂,对权力抓得很牢。而且十几年前的一项研究表明,豹房很可能并没有豹子,“豹房”原字音出阿拉伯语“巴欧坊Ba—Fen”之谐音转成“豹房”,其意译为“技艺学术研究中心”(出自西元一九九四年三月《北京文物报》上《豹房非豹房之新探讨》)。

而且,后人抑明扬清也成惯例,对比乾隆和正德会发现,两者的待遇真是天差地别。

对比正德皇帝和乾隆皇帝,对比的结果很值得玩味:

一、国家安定程度和民生

正德:爆发刘六、刘领导的中等规模农民起义,迅速被讨平。

乾隆:爆发蔓延九省的白莲教大起义,嘉庆年间才平定。

二、武功

正德:亲征达延汗获胜,安化王、宁王两个叛乱宗室均被派出的能臣秒杀。

乾隆:无亲征记录,所谓“十全武功”,除了平定准部、回部可圈可点外,其他都拿不出手,更何况还有对准部恼羞成怒的灭族政策。

三、国势发展

正德:稳中有升,明中后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封建社会中一个不应忽视的高峰。

乾隆:趋向没落,晚期已是积重难返。

四、风流韵事

两人均十分嗜好,不分伯仲,均留下大量优美典故。但是对比起来,一个是想去江南一趟却被众人阻止而到死没去成,另一个则七下江南还被辫子戏整天歌颂。

五、宠佞

正德:前为刘瑾,五年手诛,后为江彬,实际危害微弱。

乾隆:和砷,把持朝政几二十年,天下岁入半入其手,仗势横行直到乾隆驾崩。

即使这样,一个人的朝代被吹嘘为“康乾盛世”,而另一个则被写成了最荒淫无道的君。真是没有天理啊,看来还是一句话:明朝的皇帝还真不是人干的。

(某人两根金手指中的一根已经被曝出来了。)

【严冬冰天雪地狂风呼啸中赤身**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目录
新书推荐: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