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父女有天仇,兄妹难成姻(1/2)
第二十六回
父女有天仇,兄妹难成姻
莫忧与丁氏兄妹回到丁府,丁青月爱她之甚,一五一十将事情原委说了出来,原来确实是丁谓为了试探莫忧,让青月设计一出苦肉计,想不到竟真有刺客抢在他之前,上演了一出真戏,差点伤及莫忧,莫忧听完,叹然作罢,原以为此事就此揭过,丁晗月小姐却因此为苏岭害上了相思之症,因她一深闺红颜,素守闺礼,虽然芳心烦乱,又不敢透露半点,莫忧慧质心灵,一眼看穿,鼓励她主动向父母提出,晗月小姐吓得连连摆手,不敢越出半步,莫忧只得借助青月,让青月在丁谓面前提及将妹妹许配苏岭,料想不到的是,丁谓当时就拒绝了,为此,晗月小姐芳心欲碎,香泪淋淋,又不敢半点言露。】
晗月的心事就被如此搁下,青月亦忙于公门事务,如此一连几日。
夜黑风高好时机,莫忧紧了紧衣裳,蹑手蹑脚的出了门,檐角灯笼微微摇动,园中树木投下模糊的阴影,时不时有一队队的巡卫走过,莫忧幽灵一样在廓角树后飘忽而行,丁青月的房间没有灯光,亦无人语,莫忧露出个微笑,青月,你不知道是最好的。
丁谓的书房里却仍亮着灯,莫忧并不着急,丁谓是个好学之人,虽位居高官,却苦读诗书,在诗赋文章上颇有成就,或许,母亲当年亦是欣赏他这一点,莫忧暗提口气,跃上廓梁,决定等他离去。
不料房中竟传来丁谓低声的怒斥:“你当以大局为重,儿女私情怎是男儿的全部?”另有一人道:“孩儿不敢,不过,非林大人能助爹爹大事,何必非这门亲事不可?”莫忧一怔,原来丁青月没有安歇,却在这里。
丁谓哼道:“你倒底年轻,这个林士奇可不敢小看,往后亦必有作为,圣上年纪虽小,却已不满太后专政,收权是迟早之事,林士奇善附会,深得圣上喜爱,老夫欲稳坐相位,少不了此人的相助。”
丁青月默然半晌,道:“爹爹,孩儿已许悠然姑娘为妻,爹爹亦当众认可,如今又让孩儿另娶林小姐,这教孩儿如何面对悠然姑娘?”
莫忧颦忖,丁青月若是娶了他人,自己正好脱身,这倒是桩好事。屋里丁谓不悦道:“老夫当日认同你们的婚事,却并非许她为你正妻,待林小姐过门后,你亦可收她为妾。”
丁青月惊呼一声,道:“孩儿怎么忍心悠然姑娘为妾室?”丁谓拂袖道:“有何不可?自古婚约,父母之命,为父帮你定下正妻,此为我丁家大计着想,往后三妻四妾,你想要什么样的女子,为父也不过问。[]”
丁青月默默不语,丁谓低叹一声,摆手道:“你退下罢,明日林大人过府,双方即交换生辰八字、定下良辰吉日,尽快完婚。”
丁青月无奈的问:“这么急吗?”丁谓点头道:“嗯,朝中之事朝夕巨变,此事宜早不宜迟。”丁青月还要说什么,丁谓道:“早娶妻,方能早纳妾。”丁青月不再多言,请安退出。
莫忧居高临下的看着他颓然离去,挺拔的背影落寞而无奈,心中亦有一丝伤感,尽管丁青月江湖人称长安公子,但是作为丁谓义子,政治婚姻还是无可回避的降临,为了丁家,或者说为了丁谓,丁林联姻是丁青月不能抗拒的责任。
婆婆,阿忧要违背你的嘱咐了,这样好的时机,我岂能错过?
莫忧从廓梁上跳下,推门进屋,丁谓坐在太师椅上,手捧书卷,见莫忧进来,脸上犹存的怒气如潮水般迅速退去,不留一丝痕迹,也不起身,淡然问:“悠然姑娘何事来访?”
莫忧亦迅速的扫一眼屋子,整齐的书架上书卷有序,紫檀花架,名瓷恰放,香炉生烟,墨宝酣畅,简致中颇显品味,她合上门,平声道:“丁大人应该有话问小女子才是。”
丁谓合上书,平静的打量莫忧,笑道:“姑娘请坐。”莫忧摇摇头,道:“还是站着吧,站立能让我保持谨惕,相府森严,小女子不敢冒然。”
丁谓面皮有些颤动,他目注着莫忧,眼中凝聚起悲伤,低叹道:“阿忧,你是回来为你娘报仇的吗?”莫忧笑起来,笑容灿烂如花,在夜里盛放,看得丁谓有些痴然。
莫忧毫不犹豫的答道:“是啊,看来你也一直在等着这一天。”丁谓点头道:“没错,当年老夫带人搜遍了青目崖也没有见到你们的尸骨,就断定你们还活着。”转又问:“你娘,还好吗?”莫忧冷笑道:“她好着呢,正等着你去看她。”
丁谓脸色一变,悲道:“她死了?”莫忧黯然道:“你当初派出千人追杀,不就是要她死么?”丁谓颓然叹道:“是啊,我也恨她啊……”
莫忧冷漠的看着他,道:“恨她抓住了你的辫子吧。”丁谓突然摔书而起,愤然道:“是!她不顾恩情,执意置我于死地,我岂不恨她!”莫忧漠然道:“能置你死地的辫子!哼,也就是说丁谓确实为官不正,其罪当诛。”
丁谓负手对视,目光渐渐凌厉:“她既然死了,那卷帛一定在你手上。”莫忧点点头,丁谓轻声笑起来:“柔儿生的女儿果然胆大,敢身负卷帛只身上京。”莫忧冷笑道:“晋国公果然聪明,可是晋国公以为莫忧来到京城,会将卷帛放在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