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千年莫忧 > 第一百四十回王曾正评寇丁两公 莫忧怒……

第一百四十回王曾正评寇丁两公 莫忧怒……(2/2)

目录
好书推荐: 洪荒之尸祖 天海仙踪 颠覆仙剑奇侠传三 谢蝶 戎装少主 朝雨楼 末世进化 王宫 第六式 斯诺利亚传说

王曾道:“圣旨已下,丁公子即日赴瀛州,姑娘还不放心?”

莫忧轻轻一叹,狄青奉太后密旨前行,自己怎好泄露,迟疑道:“只怕诛连,纵然远调,仍难开脱。”

王曾朝她意味深长的一笑,道:“皇陵事发、三人下狱已有十余日,丁公子接旨却有月余,其间并未见职务另派、待查守京之说,姑娘以为如何?”

莫忧恍然心宽,想来那道密旨并非密杀令,心胸顿然开阔,想起田婆婆所叙当年寇准与丁谓的党派之争,此十年中远居西川,田婆婆虽然暗中也打探了些世事变故,终究道听途说,樵农之言,不详不实,难以深信,何不问问这位王大人,王曾见问,微微一笑,道:“自古朝政纷争,难辨孰是孰非,不过见解不同而已。姑娘生得七窍玲珑心,自然明白。”

莫忧也淡然一笑,道:“自然知道,莫忧问王大人请教,不论是非,只问事宜。”

王曾沉吟良久,道:“寇莱公,祖籍华州下邽,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罢知邓州,咸平初,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六年,迁兵部侍郎,为三司使,景德元年,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辽军入侵,寇莱公力主抵抗,澶渊定盟,稳定时局,三年罢相,为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复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罢相,封莱国公,调道州司马,乾兴元年,再徙雷州司户参军,莱公善诗,尤其七言绝句意新语工、清丽深婉,堪称一绝。”

寥寥数语,概述寇准一生政治生涯,莫忧听罢,自在心中嗟嘘不已,原来人之一生,多少春秋,多少沉浮,喜怒自知,悲哀自怜,于他人评说,不过数十字而已,焉知千年之后,后人点评,也不过如此。

不过,莫忧从这数十字中,知道了这十年中,寇准曾再度为相,不过,仅在位一年,即再次被谪,莫忧隐隐忆起一些陈旧遥远的记忆,问:“大中祥符七年,莱公复拜同平章事、枢密使,何人所荐?”

王曾道:“先帝时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魏国公王旦。”

是的,就是这位以心胸宽阔、以德报怨的大宋名相王旦,怪道田婆婆欲托付卷帛之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问:“那,这位魏国公王旦王大人现在官居何位?”

王曾面色哀然,叹道:“魏国公于先帝天禧元年过世了。”

莫忧心下一哀,看来自己无缘瞻仰这位千古名相的风采了,不由得也是深深一叹,又问:“天禧三年,莱公再次擢相,何人所荐?”

王曾道:“如今的晋国公、丁相。”

聪明如丁谓,先是举荐推崇,随后暗伤诋毁,好生的圆滑!

莫忧又问:“丁谓如何?”

王曾道:“晋国公,祖籍江苏长洲,淳化三年登进士甲科,任饶州通判,先帝咸平初除三司户部判官,权三司使,大中祥符初拜三司使,五年进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后出知升州,天禧三年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四年,为枢密使,迁平章事,素擅诗、画、棋、音律,可谓奇才。”

王曾的叙说丝毫无偏执,述其一生,公正求是,莫忧没有再问,因为她已经从王曾的言语里读出了他的观点,看来史不误人,王曾确实公正持重,心胸坦荡,不论他人善恶,亦不做流言之源,丁谓确实奸恶,故他愿协助去之,然丁谓有过人之处,亦绝不相瞒相欺,同样,寇准为人刚直不阿忠心赤胆,然寇准亦心胸狭窄性奢好华,优劣俱不隐讳。

莫忧心中思忖,朝政党派之争自古难分对错,丁谓机敏有谋,狡黠过人,为政多年,曾不动刀枪,安抚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叛乱;并根据西南地区产粟米,缺食盐的情况,从内地调入食盐换取当地粟米的充军粮,使官民两利;还建议按当年全国户籍和粮赋数为准,固定粮赋的数额,获朝廷采纳,诸多良谏良政,有功于社稷,同时大搞封禅,排挤良相,亦祸国殃民,过大于功,朝野共怒,难辞其咎,莱国公一生之忠、之刚、之正无可非议,纵有缺点,瑕不掩瑜。

心念至此,道:“皇陵一事,丁谓难逃法网,可否趁机上本奏请,让莱国公还朝。”

目录
新书推荐: 世界之主,从道童开始 肝成武圣! 深渊入侵:文明守望者 从炼器开始在斗破修仙 长生从先天蕴骨功开始 这个地下城长蘑菇了 狗头人的巫师日志 练气千年,方知是封神! 鲸落封神 爱徒云韵被逼婚?我杀神归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