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局势(1/2)
再说知府府邸的大厅里,紫砂香炉里檀香袅袅绕绕,在宽阔的大厅里散着淡雅富贵的气息。
汪静书与李叔涵分宾主各自坐了。丫鬟在案几上摆上紫砂小炉,将冬日里窖藏的雪水煮化了,将紫砂的茶具烫了一遍后,才将雨前的龙井茶放进紫砂的茶壶里,又将烧热的雪水舀进茶壶。第一遍的茶倒掉,第二遍的茶才替汪静书与李叔涵斟上。
汪静书忧心杭州的局势,哪里有心听李叔涵的茶经,虽然他也是爱茶之人,但是到底眼下情况不同,品茶本是悠闲雅致的事情,他此刻完全没有这种心情,只得敷衍道:“李大人对茶道甚是通透啊,下官自叹不如,不知李大人可知杭州现在近况如何?”
汪静书着急道:“李大人!”李叔涵睁开眼笑道:“汪大人,这办事亦如沏茶一般,若是太急,只怕火候把握得不好,把一壶好茶生生的煮成了烂菜叶,那可就不妙了。”
其实,汪静书一直有些瞧不起李叔涵。原因很简单,身为宰相的汪必清,总是在自家儿子面前细说哪些官员昏庸无能,哪些官员清正廉洁,哪些官员是jian佞小人,并将那些数年没有什么建树的官员当作反面教材,不幸的是,李叔涵就是这反面教材中最生动的那一个。
初来扬州时,便生了刺杀事件,这便意味着地方治安不好,地方治安不好,自然是父母官的责任,“无能”这一条似乎被印证了。
至于“贪赃枉法”。“枉法”没有还不能确定,但是这知府府邸暗地里奢华的程度,“贪赃”是一定了的。
但是,汪静书有个最大的优点:不论说话的人是谁,只要说得有道理的,他都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