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善于乔装打扮的鱼(2/2)
鱼类变色,是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嗅到的以及触觉器官所感受到的刺激引起的神经*传至脑,促使脑相应的反应下传至一定部位,或脑下腺分泌激素传至一定部位,色素细胞得到信息分泌适量的色素。刺激不同,分泌色素种类与量就不同,从而显示出不同的体色变化。
有的鱼死后颜色有很大变化,完全不同。在罗马时代,大型宴会上常常把活的羊鱼放入鱼缸内,请客人观看它死亡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颜色。
石斑鱼和羊鱼,都是较名贵的食用鱼,在我国南海这两科鱼的种类也不少。
在大海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鱼类,有的呈金黄色,有的呈红色,有的呈淡蓝色等等,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鱼类世界。
生活在水域中上层的鱼类,它们身体的背部呈灰黑色,腹部呈银白色。在深水处生活的鱼类,大多为黑色、紫色、避免鲜明的色彩招来麻烦。生活在澄清水域中的玻璃鱼全身透明,连五脏都可以看见。生活在岩礁洞的鱼类,它们的体色变幻无穷,美不胜收。
为什么鱼儿会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这主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一般说来,生活在水域上层的鱼类,腹部是银白色的,背部呈灰色或者黑色。这一水层的环境恶劣多变,很不安宁,鱼类时常会遇到一些海鸟的袭击和同类间捕食的竞争。它们穿起灰、黑色的“衣裳”,从上往下看,跟水底的颜色相似,这样就可以成为“隐身者”,避免受到意外的袭击;从水下往上看,白色的鱼肚子跟天空的颜色相近,又可以迷惑水下凶猛鱼类,免遭灾难。
鱼类的各种乔装打扮,都有利于它们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躲避灾难,保护自己。鱼从卵孵化成幼鱼,直到长大,一生中随时都在跟恶劣的环境作斗争。生存下来的鱼类之所以没有被淘汰绝种,一代一代繁衍到今天,与它们的保护色“服装”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