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中国“魔鬼三角”——鄱阳湖(2/2)
2、狂风恶浪持续时间短,从浓黑的雾气弥漫、滚滚浊流吞噬船只到湖面上风平浪静,前后只有短短的几分钟。
3、狂浪来袭时,往往伴有风雨、怪啸和船体的碎裂声。四周黑气沉沉,难辨五指。
经过对每一次事故的研究分析后考察队员们发现,老爷庙沉船事故多发生于每年春天的三四月。另外,出事的当天,往往天气很好,或是晴空万里,风平浪静;或是皓月当空、繁星点点。而在阴雨天却从未发生沉船事件,这让考察队员们百思不得其解。按常理来解释,只有天气劣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沉船事故。为什么在鄱阳湖却恰恰相反。
考察队查阅了当地的史料,得知落星山和隔岸遥遥相望的星山同是2千多年前,一颗硕大的流星坠毁于此而形成的。另外,从民间得知在70年代中期,曾有人在鄱阳湖西部地区,目睹了一块呈圆盘状的发光体在天空游动,长达*分钟之久。当地曾将上述情况报告上级有关部门,但有关部门并没有做出建设性的解释。所以有人猜测,是因为“飞碟”降临了老爷庙水域,像幽灵在湖底运动,从而导致沉船不断。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权威的认同,仅仅是流传在民间口头上的故事。
考察队从大量资料中查阅到一张《联合国环境报》于19*年9月8日登载的艾德华·皮尔的回忆文章。文章除了描述他在四十年代中期在鄱阳湖“魔鬼三角”打捞日本沉船“神户5号”所经历的险情外,特别在文章中强调说:“事后,我经过多次测试才明白‘魔鬼三角’处于北纬30度的危险区域,这是令世界探险家都感到可怕的数字。”
北纬30度,一个令人类汗颜的地方,那里有太多的谜让人类找不到答案。
为什么北纬30度附近会出现这些怪异现象?是有某种内在联系还是一次偶然的巧合,至今没人能给出答案。
后来,考察队又对“魔鬼三角”水域底下搜寻了方圆十几公里,湖底除了各种大大小小的鱼蚌外,什么也没有。一个问题随之而生,沉船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残骸?考察队员陷入迷惑之中。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世界各国科学家纷至沓来,对鄱阳湖“魔鬼三角”进行考察。
19*年,“联合国科学考察委员会”派遣一支科学考察团赴鄱阳湖进行实地考察。同样是无果而终。
鄱阳湖的谜团继续困扰着我们,使我们无法看清鄱阳湖“魔鬼三角”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