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可燃冰(2/2)
据透露,我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但目前对于这座新能源的宝库,科学家还存在不少争议。
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20倍。所以这种矿藏在遭到破坏后,会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散失,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
除此以外,由于“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
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专家表示,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目前,国家已启动相关项目,造大型的勘探船,以便在南海深入寻找“可燃冰”资源,并进行深入的考证和相关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