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寿宫中(2/2)
我和楣樱大喜过望的叩谢之恩:“奴婢谢太后赏识。”
孙太后点着头:“你们叫什么?”
“奴婢贞儿!”
“奴婢楣樱!”
孙太后看向我:“知道哀家为什么相信你能补好‘凤凰于飞’吗?”
我不解的摇着头:“奴婢不知!”
“虽然那件罗衫裙并不是你弄坏的,但哀家知道,你误以为是你弄坏的,却先是请罪,后让哀家看到你的绣工,先不说你绣工精细无疑,光是你先罪后服的态度,哀家就知你是个深思细腻,慎读人心的宫女。”
我忙叩头,心思大震,没想到我的小伎俩竟被太后一眼忘川。只是曾听说,自从先帝去后,太后就一心向佛,见不得杀戮,只希望给后人祈福,所以我就壮着胆子请罪,只求太后能心软些。
“太后恕罪,奴婢该死,不该随便揣测凤意,奴婢该死,请太后惩处。”
跪在我身后的楣樱急的往前挪了一下,叩头:“启禀太后,这不关贞儿姐姐的事,是浣衣房的兰惜硬把太后的衣服交给贞儿姐姐来送,她想让我们背黑锅。”
我嗔怪的斜瞪响楣樱,然后看向太后:“太后,不管是谁,东西接到奴婢的手里,出了差错就是奴婢的不是,奴婢甘愿受罚。”
太后不怒反而嗔笑道:“哀家不仅喜欢你的绣工,更喜欢你做事的面面俱到和事事忍让,哀家身边就缺像你这样的人。”说着,孙太后站起身慢慢挪步到我身边,亲手扶起了我。
我惊宠的小心站了起来,她似看着我,又似看着满庭的芙蓉花般意味深长的说道:“这个宫廷,就好比一个姹紫嫣红的大花园,不是谁开的最红最艳,就是花王,要看谁开到最后,开的最灿,才是这园中的胜利者,好比芙蓉花,它没牡丹*,也没芍药艳丽,但它的花期却是最长久的,永远是最后一个绽放它的光芒。”说到这,太后紧紧锁住我的眼睛:“而能艳到最后的,往往最先学会的就是面面俱到和事事忍耐。”太后走到宫窗前,轻触着窗前的芙蓉叶:“这也是本宫喜欢芙蓉的原因,有诗曾题过‘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留’它永远是最后的胜利者。”
我静静的听着,不是很明白太后的一番话,但还是知道,不管我们处在什么地位,面面俱到和事事忍耐都是为了活命,为了能在这个宫闱中喘口气。
太后扶了扶额头:“老了,说会话就伤神了。”
我忙上前扶住太后,太后拍拍我的手背:“好好在哀家这当差。”
“是,奴婢一定不负太后的众望。”
至此,我终于结束了十几年的浣衣房差事,走进了红寿宫。
命运就是这样,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就如我永远都猜不出我今后的命运会如何。
如果说,我具有预知的能力,我想我永远都不会来到这个改变我一生命运的红寿宫,这里,改变了我一个小小宫女的命运,改变了永远抹不去的历史,也改变了最初的纯洁。
然而,这一切尔虞我诈的暗斗,轰轰烈烈的生死爱恋,才刚刚悄悄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