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取(1/2)
看到美丽的他山之石,人们怀着一种或表明、或隐埋的心绪,企望拥有。
这出自欣赏,源于向往的萌动使内心充满执着。而且,当拗不过这份*时,便开始付诸行动。在此刻,过分的执着却往往让人在索取时丧失了理性判断的头脑,而在索取之后,又忽略了认真仔细地分辨过程。
当人们看到了他人有而自己无的美玉时,内心怎的不产生羡慕之情?在埋怨自己的愚笨和叹息自己的无能之后,“可望而不可得”的懊恼使我们费尽心机——或学,或抄,或偷,或仿。这种急切的心境,我们是不难理解的。
倘若此后,真能获得了“至宝”,那么我们会更加强烈地体味到那种满心的欢喜。而每每,这种满心的欢喜却又冲昏了人们的头脑,蒙蔽了人们的双眼。
一坛美酒,一块美玉必定存在着它的糟粕与瑕疵。一时欣喜的我们,可曾注意到?一个物体的外在美易学,而内在美却往往需要多年的研习才能领悟,一时欢喜的我们,可曾想到?任何一个事物都有美丑两面,我们可曾留意?
美酒与酒糟会同时诞生,取出美酒后,所剩的就是糟粕;碧玉常与瑕疵同在,一丝瑕疵往往掩藏在光亮的美玉之中。对于此,处于一种因满足而放松的心情会没头脑地放过。在这不留意中,铸成大错。就如同鲁国人,在偷盗得手后欣喜地抱着酒坛而邀其人,竟不知坛中不是美酒而是糟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