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默契(二)(1/2)
“后来,田将领从一个小小的普通军官一直升到镇国大将军。可以说,这也是他用生命血拼回来的。皇上也因此得以巩固自己的江山,也许是有感于此,皇上又特地下诏封田将军为安国侯,赐姓安国,成为了除皇族外的第一姓氏。……”
“安国侯?”只听见柳姑娘轻轻的念到。
“咦,柳姐姐也听过这个故事?”孙少萍侧头看着柳姑娘。
柳姑娘像从梦中清醒了般,有点慌乱的摇了摇头。
“是的,安国侯。”木少君眼睛看着前方,头也不歪,“本来呢,这也算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皇上安枕无忧的坐着他的江山,安国侯呢,不用为战事而呕心沥血。可偏偏在这个时候,皇宫里出了乱子,有人得了怪病,还诬赖是因为安国侯献的宝物而把妖孽带进了皇宫。早年,安国侯在常年征战中,不断杀敌,也能缴获一些奇珍异宝。这些宝物都当作战利品上交给了皇上,作为树立国威的象征。谁曾想,还会惹来杀身之祸。就这样,在皇上的同意下,田将领一家上下全部被杀。在清点尸身的时候,才发现,漏了田将军家八岁的儿子。原来,事发前一天,田将领已经发觉要出事,早已安排管家带着孩子出逃了。”
“啊,这个皇上怎么能这么不讲理呢。那,这个小孩子后来怎么样了?”孙少萍对这个故事的结尾显然很不满意。
“没有后来了,因为我没有听到过更多关于他的消息,也不知道他长大后是设么样子。因为,没人知道他去了哪。”木少君看着孙少萍,眼中带着迷茫。
少萍想说,但又停住了,嘟起了嘴巴。
柳姑娘或许知道,这个故事是木少君专门讲给她听的。在她的记忆里,有一个一般大的男孩子,经常会和她一起玩耍。这个小男孩没有其他皇亲贵族家的公子们那么骄傲,而是很天真很淳朴。她很喜欢和他一起玩,他也很照顾她,虽然身边总少不了宫女的服侍。在皇宫的时候,她过的是衣食无忧的生活,她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唯有这个男孩子,让她觉得生活很开心,很多彩。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男孩子不再来找她玩了。一开始她也很伤心,可毕竟年幼,况且身子得了病,一直不见好,这种离别的伤心也就随着时间而渐渐的淡了。现在,她眼前的这个小伙子,和自己记忆中的那个小男孩倒是有几分相像。本来她也只是觉得两人有点像而已。但现在看来,终究还是同一个人。可是,她又不想直接说明,因为,她心里觉得愧疚,因为,她的父亲,害死了他的家人。
柳姑娘收拾了心情,道:“木大哥的这个故事可真是有血有泪,荡气回肠,就好像我们亲身经历了那些惨烈的战争。那,我现在也来讲一个故事吧。”
少萍拍手叫好,冲着少君做鬼脸道:“柳姐姐讲的故事肯定要比你的好,讲了一大堆,连个结尾都没有。”
少君笑了笑,没有答话。
“我讲的这个故事,也是发生再皇宫里的,”柳姑娘把脸上的一缕头发别到了耳根后,“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时候,是爹爹跟我讲的。他说,一个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了自己可以信赖的人。那时候,皇宫里还算太平,因为镇国大将军刚打完胜仗回朝后,敌国就派出了使者谈判求和。自此,国家也就得到安定。皇上为此心情大好,给了镇国大将军无上的荣誉。镇国大将军是皇上一手提拔起来的,而大将军也没有让皇上失望过,节节胜利,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从没有任何的非分之想。战争结束后,他立刻交出了手中的兵权,这让皇上深为感动。可是,国师传话说,民间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因为在战争中的威望,使得大将军在百姓中聚集了无上的声望。更有好事者说,这位大将军更像是天子降生。皇上起初还不在意,可越来越多的小道消息传来,他也就受不了了,终于有一天,他的宝贝公主得了一场怪病,宫里的御医都不知道是什么病,更没有法子治好她。
后来,国师请来了民间的一位道士,说是可以斩妖除魔。皇上此时已经没有了主意,又经不起换上的哀求,于是便答应了让道士为公主治病。经过了一个礼拜的道场法师,道士说宫中出了妖孽,公主准是被妖孽缠上了。再过了两天,国师上奏说妖孽现在藏匿于皇宫里的一间屋子里。于是众人前去,一看,乃是皇宫收藏。经过法器的作法,一件碧绿通透的玉如意被挑了出来,隐隐闪着一丝黑气。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看来真的是有了妖孽。
皇宫里的人都特别忌讳妖孽的,平常都是严禁任何人说起有关的事情,否则龙颜大怒起来,性命难保。这时候,王爷提醒皇上说这件玉如意是当初安国侯献给皇上的,还说是大胜仗的战利品。于是百官谏言说安国侯居心不良,违逆天运,密谋造反之类的,总之是说的皇上直冒冷汗,当朝就把安国侯给打入了天牢。听闻此变故,皇宫外众多百姓为安国侯请命,这更让百官深感不安,有的更铁了心要治安国侯的死罪。就这样,皇上在百官的劝说下,以叛逆罪杀了安国侯,灭了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