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井的自然状况(2/2)
小日本的这种采煤方法,一直延续到今天也没有改变过,也没有想出更好的方法来取代这些木料,因为它们加固了掌面的安全性,危险很少发生。
可见他们这种操作方法,就是在过去了五十年后的今天看起来,也是科学而又适用的,当然也曾有人想法子用更新的方法来节省原材料,可都没有实现。
为了工作便力,也为了在上班的时候能齐心协力的工作,所以我们这个班组的成员,全都是本村的,相互之间很熟,说话也没有正形。
在我们工作之余总是互相调侃和开着玩笑,有时闹得高兴的时候,还会把其中的一个人按在地上扒裤子,反正都是爷们,是不怕看的。
另外,我们这个井口离山下的人家也不太远,那里是一个很小的村子,在山角下居住着近百十户人家,平时我们很少来往,上完班之后,便匆匆回家。
这些人家很会选地方,他们住的地势是,一面靠山,一面靠河,没柴时可以拿着镰刀跑到山上坎两下,就能够他们烧上两周的,非常方便。
当他们想干净的时候,只需要拿着盆跑到门前的大河里,把衣服扔到里面使劲的洗那么三两下,也就干净的使衣服能发出肥皂的清香来。
在河两岸全是碗口粗的柳树把河护住,它们沿着河的走势一直通到这条河很远的地方,可能是因为平时水面小的原因吧!这里的大坝也不是很高。
因为从上班之后,我对这里的地形做了一些观察,发现这条河正好是通向我们村子的那条河,因为这地方接近发源地,水面比我们村子里的水还要清些。
而我们的井口是在小山丘中间,一个地势较平缓的地方,因为出产煤,淘金的人就多了起来,每隔百十米就有一个井口,我们这个井口属于比较大的一个。
听老板说,来面的货用不了两年就能放干净的,这些都是窝子货,所以在破皮向下延伸的时候,并没有下轨道这么大的工程,是用卷扬往上拽煤的大斜下。
为了便于卷扬向上拉煤,坑道有近二米多宽,直通井下,因为煤的走势有时多有时少,所以老板顺着煤层又在斜下从新打了个竖井。
井下有一个手推车,每当车子装满煤或碴子时,我们就按一下坑木旁边的铃,
然后开卷扬的人知道底部已准备好了,就起动机器,慢慢向上拉动。
而下面就会有一个专们扶车的人,随着卷扬的速度,缓缓向上井上走去,到了井上之后,再摘下挂在推车上的勾子,推到煤或碴子旁边卸下。
矸子堆很大,是常时间工人们把地下的没有用的废石推上来形成的大堆,在矸子堆旁边有个专门卸煤的场所,煤多以后,下面就会来汽车将煤拉走。
如果随着井下的延伸,手推车不能直接到掌头,就得用人来挑到手推车旁,虽然这费很多的力气,可煤就是钱,老板是不在乎这些的。
有时煤的走向很乱,当掌面没有煤时,就得在坑道里打个竖井下去,采下一浮煤,多了一道工序,就给工作带来很多的麻烦,为了挣钱,也顾不得那么多了。